欢迎进入种子世界编辑部官方网站!
种子世界编辑部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农技推广
农技推广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技推广
设施蔬菜绿色植保: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防控
2024-05-24编辑:作者:袁夕雅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1.jpg

1、构建完善的病虫害监测体系

有害昆虫检测体系

有害昆虫检测体系主要是科学监测为害蔬菜的昆虫种类、发生现状,并有效预测其发生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捕虫灯技术,主要是利用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银纹夜蛾等靶标害虫成虫的趋光性,对其进行诱捕、电杀、捕捉,然后拍照,并利用5G技术进行图像传输。第二,昆虫性信息素技术,昆虫性信息素是由昆虫成虫在性成熟后分泌的吸引同种类异性成虫昆虫交配的化学物质合成,并利用特殊的缓释技术进行释放,再结合特定的诱捕装置实时监测瓜绢螟、番茄潜麦蛾、小菜蛾等靶标害虫各虫态的发生周期(初始期、盛发期、发生末期),从而在有害昆虫的卵期、低龄幼虫期实施有效防治,避免其对蔬菜的产量、品质造成较大危害。第三,捕虫板技术,主要是利用部分小型昆虫的趋色性,通过悬挂黄板(主要诱捕蚜虫、烟粉虱、白粉虱),蓝板(主要诱捕蓟马)有效防治害虫,并对虫情实时监测,预测其发生趋势。蔬菜种植技术员应定期到田间调查蔬菜病原孢子以及靶标害虫种类,对于不能识别的病虫害种类,应及时送往当地的植保中心,借助显微镜成像技术、靶标害虫解剖技术精准鉴别。与此同时,还要做好病害病情指数、虫害虫口基数的调查,从而科学地预判病虫害的发生趋势。

有害病原微生物预测体系

有害病原微生物预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病原孢子检测系统,在温室大棚内安装病原孢子捕捉仪,实时捕捉以风为媒介传播的病原孢子,并通过玻片自动制作技术、显微镜自动成像技术、5G技术将相关图像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第二,病害病症调查体系,主要是利用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测病害的为害症状。与此同时,技术人员要到田间统计病害病级以及计算病情指数。

5.jpg

土壤监测系统

利用相关仪器对土壤的温度、湿度、黏度、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实时监测。土壤监测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依据温室大棚的面积、形状进行多个监测点的合理布局(尽量规避施肥相对集中的区域),从而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第二,依据不同蔬菜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情况,合理确定安装深度,从而保证检测数据的有效性。

中央处理系统

中央处理系统以AI、大数据等计算机技术为支撑,通过将有害昆虫检测体系、有害病原微生物预测体系、土壤监测系统、生态气候监测系统的数据汇总、分析,并依据作物的实际长势,优化调整温室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控的科学方案,从而有效控制病原孢子、靶标害虫,将其对蔬菜的危害降至最低。

生态气候监测系统

在温室大棚内配置气候实时监测装置,对蔬菜生态系统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力等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帮助农户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温室环境,提高蔬菜的生长质量和产量。通过气候实时监测装置,可以及时了解温室内部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力等环境指标的变化情况。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或有线传输的方式,汇总到中央处理系统。中央处理系统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相关的报告和图表,提供给农户参考和决策。通过实时监测温室环境指标,农户可以及时调整温室内的环境条件,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以满足蔬菜的生长需求。例如,在温度过高时,可以及时降温;在湿度过低时,可以增加湿度;在光照不足时,可以增加照明设备的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室内的环境,提高蔬菜的生长速度和品质。此外,通过中央处理系统对温室环境数据的分析,可以为农户提供更深入的信息,例如预测未来的温度变化趋势、湿度变化趋势等,帮助农户做出更科学的管理决策。同时,中央处理系统还可以与其他智能设备(如自动灌溉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进行联动,实现温室的自动化管理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4.jpg

2、改良土壤、创造利于农作物生长的环境

有益菌闷棚技术

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设施蔬菜种植中使用农家粪肥作为底肥的情况较为普遍。然而,一些农家粪肥存在腐熟不充分、盐分含量超标等问题,这可能会增加土传病虫害、激素中毒和植物缺素的发生概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粪肥中添加有益微生物活菌。有益微生物活菌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酵母菌等。这些有益菌能够帮助充分腐熟粪肥,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的数量,并且可以有效地螯合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这样做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质量。通过加入有益微生物活菌,可以改善农家粪肥的质量,减少土壤中有害物质对蔬菜生长的影响。这对于提高设施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农家粪肥时,应该选择腐熟充分、盐分含量低的粪肥,并且适量添加有益微生物活菌。此外,定期检测土壤质量和植物营养状况,及时调整施肥方案,也是保证设施蔬菜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

高温闷棚技术

部分设施蔬菜由于连茬现象较为普遍,导致根茎腐病、疫霉根腐病、茎基腐病、根结线虫病等病害发生较为严重,对蔬菜产量、品质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蔬菜换茬的过程中,采用威百亩+覆盖黑色地膜的方式进行高温闷棚,从而有效杀灭土壤中的有害菌,在高温闷棚后,要及时补充枯草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等有益菌,通过竞争、拮抗等作用,可以有效抑制有害菌的扩散,降低土传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土壤深翻技术

正确的土壤处理方法对于设施蔬菜的生长非常重要。首先,可以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豆粕有机肥。有机肥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并且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能力。其次,可以利用旋耕机或人工翻耕的方式对土壤进行深度翻耕。这个过程有两个作用。一是,深度翻耕可以促使土壤中的养分得到有效释放,使其更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二是,深度翻耕可以增加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提高土壤通气性,为蔬菜的根系提供更好的呼吸环境。这有助于增强蔬菜植株的抗病虫能力,减少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在进行土壤处理时,需要注意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合理控制翻耕深度。过量施用有机肥可能会导致养分过剩和土壤盐分含量升高。过度翻耕可能会破坏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侵蚀的风险。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施肥和翻耕操作,并定期检测土壤质量,以保证设施蔬菜的健康生长。

2.jpg

合理调控温湿度

进行温度、湿度的合理调控,是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控的有效手段,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第一,任何病原孢子以及靶标害虫的扩散都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比如引发番茄灰霉病的灰葡萄孢菌适宜扩散的温度为20℃—23℃,湿度为95%RH以上;引发黄瓜白粉病的单丝白粉菌适宜扩散温度为16℃—24℃,湿度为75%—80%RH;温室白粉虱适宜繁殖的温度在18℃—25℃。依据作物生长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调控设施蔬菜白天、夜间的温湿度,创造利于设施蔬菜生长、不利于有害生物扩散的温湿度,是抑制病原孢子以及靶标害虫扩散的关键。第二,在适宜的温湿度生长环境下,设施蔬菜长势相对良好,抵御病原微生物和靶标害虫入侵的能力较强,在被病虫害危害后自我恢复能力较强。调节设施大棚温湿度的主要措施包括两方面,在温度方面,主要通过调节前后通风口的角度、覆盖遮阳帘、覆盖棉被等方式调控;在湿度方面,主要是通过对蔬菜进行吊喷、打开水帘等方式调控。

农业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技术是温室大棚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控过程中应用相对成熟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合理密植技术,部分农户为追求经济效益,栽培蔬菜的密度相对较大,导致蔬菜系统密闭性较强、光照较弱、湿度较大,增加了病虫害滋生、扩散的概率,种植户依据蔬菜的属性进行栽培密度的合理规划,可以在保证蔬菜产量的基础上,有效遏制有害生物的扩散。第二,蔬菜的病枝、病叶要及时采摘,并统一带出田间销毁,能有效降低传染源。第三,对于系统性侵染病害(比如病毒病),在农事操作过程中,要有效规避,避免其汁液传播造成病害大面积扩散。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是以物理措施有效压低有害生物的基数,抑制其扩散传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食物引诱技术,首先将糖:水:醋:酒=1:2:2:1的比例进行复配,然后将其倒入诱捕桶内,并在诱捕桶内添加3—5mL溴虫腈或甲维盐。将诱捕桶放置在20—30cm高的位置,可以诱捕小地老虎、蛴螬、蝼蛄等靶标害虫。第二,色诱技术,主要是利用小型昆虫(蓟马、白粉虱、烟粉虱、蚜虫)趋色的特性,通过悬挂捕虫板方式对其诱捕。在诱捕板悬挂过程中,应注意悬挂高度一般在1.5—2.0m;悬挂数量为3000—4500片/hm2;当粘板粘度下降或者虫子较多时要及时更换。第三,由于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靶标害虫的卵以及低龄幼虫期(1—2龄)具有聚集性危害的特性,可以在其产卵盛期,通过人工捕捉的方式有效压低虫口基数,降低其危害。第四,在温室大棚的前、后出风口,要安装200目以上的防虫网,避免外来有害昆虫的入侵。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的原理是“以虫制虫”。具体而言,就是利用瓢虫、草蛉、捕食螨、小花蝽、丽蚜小峰、赤眼小峰等可以捕食或寄生害虫的昆虫,对蚜虫、白粉虱等常见害虫进行捕杀,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随着我国生物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各种适合于绿色农业生产的生物制剂已大量上市。生物制剂虽然对消灭植物病虫害具有显著功效,但对于人、畜、自然生态环境的毒性可以忽略,是发展绿色农业的有效保障措施。设施蔬菜种植农户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植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比如将艾叶、南瓜叶、黄瓜蔓、苦瓜叶等植物浸出液按照一定比例兑水,采用喷雾形式喷洒于蔬菜植株根部或者蔬菜表面,可同时防治多种常见病虫害。在棚内喷洒昆虫生长调节剂,可以影响害虫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进而杀灭害虫。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特性选择适合的益虫或者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方可发挥出理想的防治功效。

化学防治技术

绿色农业生产标准要求,仅可以使用少量化学农药,而且限定了可使用的化学农药种类。设施蔬菜种植农户可以在使用物理防治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均无效的情况下,依据绿色农业生产标准酌情使用化学药剂,确保使用过化学农药之后的蔬菜品质依然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建议优先选用粉尘剂、烟剂等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制剂,对症下药,适量喷洒,切忌过量使用。还要把控好最佳用药时机,严格遵循安全间隔期,按照使用说明科学合理地施用农药。务必将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控制在绿色食品安全标准允许的范围以内。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种子世界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800@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ZZSJBJB.CN 种子世界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