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室选择与设计
南瓜喜欢温暖、干燥的生长环境,因此温室应选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朝向合适的方向,以确保温室能够充分接受日照。
在选择温室类型时,需考虑南瓜植株的生长习性和栽培需求,以及地区的气候条件。在通常情况下,拱形温室、多面体温室和卷帘温室等温室类型可供选择。拱形温室结构简单且易于安装,具有较好的通风性能和适中的空间高度,能满足微型食用观赏南瓜的生长空间需求[4]。多面体温室是一种结构稳固且较美观的温室类型,其多面体形状有利于提供均匀的光照,可有效避免阴角。卷帘温室则具有良好的遮阳和通风性能,可以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进行自动调节,保持温室内适宜的生长环境。
南瓜植株通常会蔓延生长,因此温室的宽度和长度应根据南瓜植株的生长习性进行合理规划,以充分利用空间并避免植株之间的竞争。温室内的支架结构要合理设置,为南瓜藤蔓提供垂直生长的支撑,以减少地面占用量,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此外,南瓜喜欢充足的阳光,但过度暴晒会影响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因此,温室应配备合适的遮阳网等遮阳设施。根据不同时段和天气状况调整遮阳设施,确保南瓜获得适宜的光照。温室内的通风设施应设计合理,以确保温室内空气流通和新鲜空气进入,以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
2、温室温度和湿度控制
在微型观赏南瓜的种植过程中,合理的温湿度管理可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增加产量和观赏效果。微型观赏南瓜属于喜温作物,其生长温度通常在15℃-35℃之间,最适宜的温度为25℃-28℃。因此,在越冬栽培和初期定植后,应以保温防寒为主。在寒冷季节,尽量提高夜间温度和地温,保持温室内的稳定温度。白天的温度控制在26℃-28℃,夜间温度维持在15℃-20℃为宜,地温要保持在15℃以上,以促进植株的快速生长。夏秋高温环境容易导致植株衰老和果实开花受阻[5]。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遮阳网等设施进行遮挡,减少直射日光的照射,从而降低温室内的温度。此外,可以增加通风量,保持空气流通,有助于散热和降温。此外,微型观赏南瓜对湿度要求较高,保持适宜的湿度有助于促进花芽形成和果实发育。一般来说,湿度控制在60%-80%之间为宜。在干燥季节,可以通过增加喷雾灌溉或者设置湿度调节设备来提高温室内的湿度。而在潮湿季节,则需要加强通风和排水,以防止病菌滋生。
3、培育壮苗
在准备种子时,鉴于观赏南瓜种子价格较高,建议按定植株数的1.15倍准备种子。为促进发芽,将种子用纱布包好,浸泡在30℃的温水中3-4小时,然后彻底清洗干净,放入30℃的恒温箱中催芽。要确保纱布保持湿润,待种子露白后即可进行播种。然后根据季节选择适宜时段进行育苗,春季要注意防寒保温,秋季则需要遮阳网遮阴,以防止雨水和温度过低的影响。要重视营养土配制,建议使用非瓜茬肥沃田园土与充分发酵的农家肥按5:3比例混合,并添加适量多菌灵和代森锌可湿性粉剂,配成800倍液均匀喷洒在苗床上,然后用旧棚膜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持续3天。消毒完成后,将育苗土装入8cm×8cm的塑料营养钵中,并摆放在11.2m×56m大小的苗床上。接着进行播种。播种前先充分浇透苗床底水,等水渗透后将已经发芽的种子分别放入营养钵中,每钵1粒,播种后覆土0.8-1cm,并覆盖薄膜保持湿润。保持苗床土温在28℃-30℃之间。等到大部分幼苗出土后,即可将薄膜揭去。在苗期时要进行细致管理。秋季育苗需注意控制水分和温度,避免幼苗过度伸长。可适时喷施1-2次0.1%复合肥水溶液,促进植株生长,培育壮苗。一般在幼苗长到2叶1心时,即可准备定植。秋季育苗一般需要10-15天的苗龄,春季则需要20-25天的苗龄。
4、 定植
定植前7天,要先进行温室熏蒸消毒,以有效杀灭病菌和害虫,确保土壤环境的清洁和健康。将硫磺粉1.5g/m²与锯末掺拌后点燃,让其在密闭温室中熏蒸24小时,然后进行通风换气。由于观赏南瓜的生长期和贮存观赏时间较长,定植前需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一般每亩施用1500-2000kg充分腐熟优质农家肥或有机肥,再加入25kg三元复合肥和30kg过磷酸钙。然后进行深耕细耙,确保养分充分混合在土壤中。采用大小垄相间栽培,垄的设置可以提供良好的通风和排水条件。按照宽行120cm、窄行60cm、高25cm的起垄标准进行栽培。垄面要整平,土块耙碎,以便为植株提供稳固良好的生长环境。可采用滴灌技术或在垄中间留暗沟,保障植株获得充足的水分。在定植时,建议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定植。观赏南瓜的根系再生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定植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伤根。小果型瓜株距较短,一般为60cm,而佛手株距需要更大,为1m,通常亩栽1200株左右。合理株距可以促进植株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植株健康生长。定植后要及时覆盖地膜,并浇缓苗水。地膜覆盖可以保温、保湿,同时减少杂草生长,有利于南瓜生长。浇缓苗水有助于植株迅速生根,并在新环境中尽快适应。
5、 田间管理
光照管理
选用具有良好透光性的醋酸乙烯棚膜,保持棚内光照充足。定期清扫干净棚面的尘土,确保光线透明度。通过控制草帘遮盖时间和使用反光幕等手段,增加光照强度,以促进植株生长。
水肥管理
新苗定植后要特别注意加强水分管理,确保土壤湿润。在生长初期,植株对于水分需求较少;而在生长盛期和开花结果阶段,水量需增加,以确保水分供应。在长出2-3个瓜开始实施第一次追肥,使用腐熟的粪尿和复合肥进行追施,分别为150kg、20kg,同时还要进行随水浇灌。盛瓜期和采收期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和叶色再追施肥料。但要注意,果实老熟期应减少化肥施用,以免影响到果实的贮藏效果。并结合植株具体生长情况适当地在叶面喷洒肥料,以促进植株生长,并尽量增加观赏时间[6]。
植株整理
当植株株高达到25-30cm时,要及时进行及时吊蔓处理,架高1.8-2m。微型观赏南瓜通常是保持单蔓整枝,去除全部侧枝,只保留主蔓,以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并提升观赏性。一般在植株株高70cm时开始留果,保留健壮的果实,也可以连续挂果。同时要及时将黄叶、病叶和畸形果摘除掉,确保植株健康生长。
辅助授粉
人工辅助授粉可促进微型观赏南瓜多坐果、结好果。对此,可以选择每天早上10点左右的时间段进行授粉。选取能够当天开放的雄花,把花冠去除掉,然后将雄蕊花粉涂抹到雌花柱头上,从而提高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6、病虫害防治
定期巡视温室内的南瓜植株,对植株进行检查,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早期发现病虫害有利于尽早干预,避免病虫害扩大和传播[7]。巡视时要注意观察植株的叶片、茎部和果实,寻找异常症状,如叶片变色、凋谢、病斑、虫害损伤等。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利用天敌、寄生虫、细菌、真菌等对害虫进行防治。引入天敌和寄生虫来捕食和寄生害虫,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也可以使用具有杀虫、杀菌作用的有益微生物,如绿僵菌、白僵菌等来防治病害。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通过物理手段来防治病虫害。例如,使用黄色粘虫板来吸引和捕捉害虫,用白色覆盖物来减少蚜虫在植株上的数量,采用拍打叶片来驱赶害虫。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使用农药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选择对目标害虫或病原微生物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例如针对白粉病,可应用敌力脱1000倍液进行防治;针对病毒病,可应用病毒A500倍液进行防治;针对蚜虫病,可应用5%高效大功臣1000倍液或者是噻虫嗪15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