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种子世界编辑部官方网站!
种子世界编辑部
Cultivation techniques
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您的位置: 首页 > 栽培技术
旱作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24-07-30编辑:作者:肖颖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玉米是旱作地区的重要农业作物,其种植效益会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旱作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流程出发,优化选址整地、种子选择、种子播种等环节,开展合理密植,确保能在保证玉米产品质量的同时,获得较高产量,提高种植人员经济效益。

玉米.jpg

1选址整地

相比于传统种植技术,应用此项栽培技术的地块种植密度可以提高10%~15%。为提高玉米产量,需考虑土壤肥力、水源、气候和环境污染。选择土肥水足的区域种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避免周边污染影响产量。同时,为保玉米养分,需翻耕土壤至25厘米深,按标准施底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4000千克、氮肥15千克、磷肥10千克、钾肥6千克。

2选种及处理

旱地玉米可以选择新中玉667、鑫白玉1号、裕单172等种子,完成玉米种植工作。其中,新中玉667的生长时间在121天左右,株高293.1厘米,穗高148.1厘米,试验平均亩产在3400千克左右,具有较强的抗病害能力。鑫白玉1号的生长期为130天,株高298.5厘米,穗高100.4厘米,抗病能力较强,并且该植株适宜在春天播种,播种密度为3000~3500株。裕单172株高250厘米,穗高101厘米,适宜在春天播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种植人员应在分析种植区域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

玉米棒.jpg

在种子处理中,把种子放清水中剔除干瘪的,确保其余能发芽,避免种植人员因选种不当致经济损失。选种结束,种植人员要完善晒种和催芽流程,先暴晒优选种子降水分,再用适宜温度清水浸泡促其吸水发芽,满足玉米种植要求。过程中可加化学药剂拌种去致病菌。有条件的可给玉米种子包衣,种子包衣技术能释放有效成分,促进植株生长、防治病虫害、提高产量。

3合理种植

通常情况下,应在当地温度大于10℃后开展玉米种植工作。如果当前地区温度小于湿度,则有可能会因为温度较低而出现植株发育迟缓、病虫害抵抗能力不足、植株冻害等问题,严重影响植株整体种植效益。

种植人员可以在考量土壤承载能力的同时,利用植株密植的方式,改变植株间距。对于内部养分较为充足的土壤,可以将玉米植株行间距调整为90厘米,垄间距设为40厘米。对于肥力较差的土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调整,完成种植区域空间优化工作,获得良好的种植效益。

此外,在玉米植株长出3~4片后,应及时清除田地内部较为瘦弱、存在病虫害风险的幼苗,为植株后续生长打下坚实基础。为使植株能在生长过程中获得充足的养分,种植人员要在幼苗生长过程中实施中耕除草工作。在此过程中,种植也可以使用部分化学药剂,例如玉农乐悬浮剂等,灭杀种植区域的杂草,在降低种植人员工作强度的同时,获得良好的除草效果。

玉米棒2.jpg

4作物灌溉

为保证玉米植株种植效益,种植人员应在播种结束后分析作物状态并优化田间管理。在灌溉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策略以降低洪涝风险。随着技术发展,智能化灌溉如喷灌、滴灌等被广泛应用。种植人员应选择适合的灌溉技术,并在种植区域安装传感器监测环境变化。土壤湿度低时可利用喷灌和管道灌溉提高水分,确保土壤含水量在70%~80%之间,支持植株生长。同时,应制定灌溉间隔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充分发挥信息化灌溉的价值。

5肥料管理

为保证玉米植株良好生长,种植人员需参考种植要求科学施肥,提供所需养分。播种前测量土壤,用测土配方技术调整元素含量并施基肥,施肥后深耕,使肥料与土壤融合,为播种和管理打基础。为避免化学肥料滥用,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分析土壤元素,落实应用并登记,为田间管理助力。

传统肥料管理中,种植人员凭经验分析肥料量,难以精确管理,易出现肥料用量不当,影响植株生长,阻碍农业现代化。所以,应使用遥感测量和测土配方技术,分析玉米实际需求,为经验不足的种植人员提供数据依据,便于调整肥料。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肥,此时玉米需养分多、吸收快,能获良好效益。

现代技术进步,种植人员可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设备,其利用压力系统融合肥料与灌溉水,依据植株生长和土壤情况设置计划。应用中,依据灌溉数据自动管理化肥用量和 pH 值等,增强使用效果,优化种植环境。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种子世界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800@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ZZSJBJB.CN 种子世界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