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种子世界编辑部官方网站!
种子世界编辑部
Cultivation techniques
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您的位置: 首页 > 栽培技术
旱地谷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24-07-05编辑:孙红娇作者: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谷子旱地高产栽培技术是一种适应于旱农地区的综合管理技术,通过高效蓄墒、合理用墒和科学管理等措施实现抗旱。适用于无霜期约160天、活动积温2700~3000℃、年降水量约600mm的地区。该技术可使谷子亩产达350~500kg,确保稳产高产。

谷子1.jpg

一、播前准备

谷子选地要点:

1. 选择地势高燥、通风透光的地方,避免低洼易涝区。

2. 土层要深厚且结构良好,有利于保水保肥和排水。

3. 土壤肥力适中,有机质含量高,质地松软的壤土、砂壤土和粘质壤土是较好的选择。

轮作倒茬的重要性:

1. 避免连作导致病害严重、杂草多、土壤养分消耗过度。

2. 适宜的前茬作物包括豆类、薯类、麦类、玉米和高粱,其中豆类最优。

整地保墒操作:

1. 大秋作物收获后,进行浅耕灭茬和深耕施肥,秋深耕以25~30cm为宜,不超过30cm。

2. 耕后耙耱,合口过冬,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4000kg,碳铵40~50kg,过磷酸钙40~50kg,硫酸钾10~15kg,化肥施用深度以15cm为宜,以防氮挥发。

3. 春季地表解冻时,及时进行“顶凌耙耱”,破除板结,耙碎垃圾,蓄墒保墒。

4. 播前镇压提墒,确保谷子发芽出苗所需的水分,保证苗全、壮苗。

选种及处理操作:

1.选用良种:所选的品种要有较强的抗旱性、抗倒性,要抗谷瘟病、黑穗病、白发病。春播生育期在115~126天之间的品种。

2.种子处理:播种前,选择晴天将谷种摊晒2~3天,提高发芽率。播种前一天,清水洗去秕籽,用20%盐水漂去半饱籽,再洗净。药剂拌种时,用50%辛硫磷乳油和瑞毒霉处理种子,堆闷6小时。种子包衣后,使用旱粮作物种子包衣剂,晒干播种,可提高出苗率,防治白发病、黑穗病和地下害虫。

谷子2.jpg

二、划重点-抗旱播种技术

1.套耧播种。冬季未蓄墒,春季无雨,干土层较厚,又无灌水条件时采用套耧播种。具体方法是先用空耧开播种沟,推开干土,然后用带籽耧播种,这样深播种,浅覆土,种子直接播在湿土上易出苗。

2.镇压提墒播种。当表土干到12cm左右,但底墒较好时采用镇压提墒播种。

3.趁墒早播。土壤墒情较好时,为了抢墒,根据谷子的适播期范围可提前10天左右播种。

4.播后镇压。播后镇压能增加地表含水量,使种子和土壤紧密接触,促进谷粒早发芽,深扎根,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出苗,且出苗整齐。

推荐播种密度:

每公顷约6.5万-7.5万株。此密度可以确保谷子植株之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同时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还需结合当地土壤条件和谷子品种特性。在土壤较瘠薄、干旱的地区,则应适当降低播种密度。此外,不同谷子品种的生长习性和株型也会影响适宜的播种密度。

三、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

为应对机械播种导致的下种不均和堵塞问题,谷子出苗后需进行镇压,以破碎土块,提升土壤紧实度和含水量,避免“悬苗”现象。对于缺苗地块,应温水浸泡种子,拌药催芽后及时补种。在谷子苗4~5片真叶时,结合间苗进行第一次中耕,注意浅锄细碎土块,彻底除草,保持深浅一致,培土稳苗,以促进根系良好发育。

谷子3.jpg

肥料使用策略:

一般建议使用复合肥料,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合理搭配。氮肥有助于谷子的生长和叶绿素的形成,磷肥可促进根系发展,钾肥则有助于提高作物的抗逆性。追肥则在谷子生长的关键时期施入,如分蘖期和抽穗期。在使用化学肥料时,应注意不要过量施用,需避免因过量施用而导致的土壤盐渍化现象。

抽穗成熟期管理:

抽穗开花期管理应以防涝、防倒、防秕谷为重点。应及时排水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气条件。进入灌浆期后穗部逐渐加重如遇刮风下雨很容易发生倒伏。倒伏后及时扶起避免互相挤压和遮阴,减少秕谷数,提高千粒重。

灌溉技术:

灌溉过程中,考虑当地的干旱以及降水分布不均的情况,为保证谷子在关键生长期的水分需求需采取合理的灌溉技术,可选用滴灌系统,该系统可将水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和浪费,同时减轻了土壤侵蚀的风险。喷灌则适用于大面积作物,能够均匀分布水分,同时也有助于调节作物的微气候。灌溉时间应根据谷子的生长阶段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来调整,一般在干旱季节和谷子的关键生长期进行。

四、适时收获

谷子一般在蜡熟末期或完熟期,籽粒颜色呈本品种固有色泽,籽粒变硬,颖壳变黄,谷穗“断青”时,及时收获。收获后在场上堆积3~5天再切穗脱粒,这样可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种子世界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800@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ZZSJBJB.CN 种子世界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