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种子世界编辑部官方网站!
种子世界编辑部
Variety selection
品种选育
品种选育 您的位置: 首页 > 品种选育
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科学运用管理方法
2025-02-19编辑:作者:屈兵强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收割水稻(油画).jpg

一、水稻旱育秧种植优势分析

水稻旱育秧种植通过控制水分,减少水资源浪费,节约农业用水70%-80%。与传统方法相比,旱育秧的秧龄短,根系发达,有助于提高产量和适应干旱环境。此外,旱育秧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强,适合多种土壤和栽培方式。旱育秧种植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农药使用。

二、播种与育苗技术要点

1、科学选种,合理搭配种植

(1)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制度和茬口的旱稻品种,如旱优73,一种籼型三系杂交稻,具有抗旱、高产、抗倒伏和适应性强的特点。该品种株高105cm,产量约470kg/hm2,根系发达,生长迅速,分蘖力强,茎秆粗壮且有弹性,耐肥抗倒。它还具有良好的后期转色特性,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有较强的抗性。旱优73适合多种栽培方式,包括旱种旱管、旱种水管和水种旱管,适宜在邻水地区种植。

(2)种子处理

选择合适的茬口和高产优质品种,优化布局。晒种2-3天以增强种子活力。药剂浸种或拌种,预防病害,提升发芽率。催芽时,间歇性浸泡后用45℃水清洗,维持35-38℃促使种子萌发,再降温至28-30℃促进根芽生长。完成催芽后,室内摊薄炼芽4-5小时即可播种。

2、播种、化除、盖膜

(1)播前准备

播种前,苗床应反复浇水,形成15cm厚的表土,使水分饱和,消毒后,镇压床面。秧田要提前10天灌水泡田,施足基肥,泥土整烂整松,田面整平,播种前1-2天开沟作厢,厢面净宽1.7m,沟宽0.3m,直沟直厢,厢面用光滑木板抹平待播。

(2)播种时间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好播种时间,大概在3-4月左右开始播种。

(3)机械播种

水稻机播,能推进农业设施化进程,提高粮食生产和农业机械化水平。

(4)苗床播种量与密度

根据秧苗的大小确定播种量,即小苗:30kg/667m2,中苗:20kg/667m2,大苗:10kg/667m2。遵循“均匀撒播,稀播匀播”的原则,不可过密,可按照50-100g/m2的密度进行播种,确保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秧龄长适当密播。

(5)浇水、覆土、化除

播种后,浇透水使苗床饱和,撒上过筛细土覆盖种子,厚度约0.5-1cm。混合70%细土和30%腐熟细粪,喷湿保持湿润,避免使用碱性土。可使用旱育秧专用除草剂进行芽前喷雾除草。

3、育苗

(1)苗床选择

选择平坦、背风、阴凉、水源近、土壤肥沃且排水佳的菜园或旱地作苗床(pH值<7),避开冷浸田和碱性地。每亩大田需约30m2秧苗。开厢宽1m,提前15天施1-1.8kg/m2有机肥和0.5kg/m2磷肥(过磷酸钙),以沙质或壤土为主,避免重黏土。搅拌均匀后,用清水浇透厢面,确保水分均匀饱和。

(2)肥床前准备

①干整地。精细翻耙,对土壤进行深耕和松化,通过土壤深耕和松土,能够很好地吸收雨水和土壤中的水分。②施肥与灌水。播种前2-3天,苗床施底肥或农家肥1500kg/667m2、尿素12-13kg/667m2、普钙25kg/667m2、硫酸钾8kg/667m2、氯化钾15kg/667m2,提高土壤肥力,切忌选用冷浸田、胶泥田和碱性田。

人物水稻.jpeg.jpg

(3)苗床的制作

开春后或播种前,翻耕晒垡,制作苗床。根据田块水分建苗床,按1.8m开厢制作,厢面宽1.2-1.4m,长度<8m,厢沟宽0.4m,厢沟深0.15-0.2m。床面要平整,整细床土。浇水饱和后,偏碱田使用壮苗剂,培肥苗床。

(4)苗床消毒、调酸

土壤pH值高于6时,使用硫黄粉或过磷酸钙调酸;低于6则无需调酸。苗床土壤偏碱且带菌,易导致青立枯病,可施用壮苗剂如“旱秧调理剂”或“壮秧剂”,它们能全面提供营养、消毒土壤、调酸、控制化学反应并防治青立枯病。使用时,将壮苗剂与细土混合均匀后撒在苗床上。对于冷浸田和偏碱田,使用壮苗剂水溶液防病效果好。

(5)温湿度管理

早稻保温育秧,即薄膜覆盖法,旨在解决早播与低温的矛盾,为高产奠定基础。常用两种方法:拱架式和地膜平铺。拱架式需用新膜,拱膜边缘密封,四周压实以增温保温。湿度控制对苗床土壤至关重要,以防止苗早衰并实现旱育。雨天减少通风,干燥时及时补水,保持床土湿润。秧苗2叶期下午通风,3叶期揭膜换气,4叶期炼苗,适当补水。

三、育秧技术要点

1、环境

(1)温度管理

见苗通风,为避免出苗前温度过高,可适当通风降温,以防烧芽。秧苗转绿后要逐渐加大通风量,防止秧苗旺长。在这个过程中,要盖严薄膜,防止低温受冻。

(2)水分管理

在育秧过程中,进行1-2次浅层灌溉以满足旱地育苗的水分需求。浇足底水后,出苗前无需再次浇水。关键浇水时机包括早晚秧苗无水珠、床土干燥和午间叶片内卷。遇到这些情况时,早晚适量浇水一次,避免频繁灌溉。

2、壮秧指标

叶长大于叶鞘长,生长整齐、苗挺叶绿,无黄叶、病虫害,基部粗扁有弹性,根系盘结牢固、提起不散。壮秧指标参数即壮秧秧龄指标15-20天,叶龄3-4叶,苗高12-17cm,苗基粗>0.25cm,不定根数>11条。

3、生长管理

(1)出苗期

此阶段是育苗棚密封时期,应做好保温、保湿和育苗棚检查工作,防止漏风。棚内温度保持在25-30℃之间,当温度>30℃时,需通风降温,当温度<20℃时,加盖草席保温。

(2)1-2叶期(1心)

齐苗后,当2叶平展后,仍旧要做好控温降湿工作。适宜温度控制在25℃左右。当温度>30℃时,上午10点左右做好通风。若床土发白或有开裂现象,应进行适量喷水,先灌浅水,然后揭膜,两头薄膜揭开,日揭夜盖,在下午5点后盖膜。若遇寒冷天气,等寒潮过后,再行揭膜,防止秧苗徒长。

(3)3叶期

在这个阶段,要做好保肥、促蘖、炼苗工作。温度控制在20℃左右。做好日揭、夜盖、通风、炼苗工作。秧苗适应后,可全部揭膜炼苗,炼苗时间控制在5-7天。若秧苗发黄,炼苗后2-3天后继续观察,若黄色褪去,可每天补充秧苗水分;若秧苗仍发黄,可拌入水中少量尿素。用量为20g/667m2,加入氯化钾10g/667m2,兑水3kg。施肥后应使用清水洗苗,防止肥料灼伤秧苗。

金黄色水稻.jpg

(4)3叶期后期

当外界温度稳定后,可加大通风量。即上午10:00点-下午3:00通风,排出棚内多余水汽。每生长1片叶,苗床追施1次肥水。插秧前,秧苗不缺水,可不浇水,蹲苗壮根。

4、除草防病

(1)草害

采用大田翻犁,清除田间杂草,草量少的地块,可人工拔除,但拔除时,要注意避免伤及秧苗根系。草害主要有稗草、狗尾草、扁秆蔗草、苘麻、铁苋菜等。草量多的话,可用旱育秧专用除草剂(40%噁草·丁草胺)进行除草,或施用20%敌稗乳油150-200ml/667m2,兑水5000ml,喷雾防治,或用三环唑加吡蚜酮喷施。

(2)病虫害

青枯病、立枯病是水稻旱秧的主要病害。物理防治时,应适时通风炼苗。若病害严重,可化学药物防治,可在苗龄为13-16天时施用壮苗剂和苗期喷洒1次广枯宁,待揭膜后再喷洒2-3次。或用敌克松、甲霜灵、甲霜灵锰锌,于插秧前1天喷施,预防其他生长期的病虫害发生。

四、移栽技术管理要点

1、时间

当土表下2-3cm处温度>15℃时,即每年清明前后,即可进行移栽。或当叶龄为4-5叶1心时,苗高大概在14-18cm时,也可进行移栽。移栽前,苗床清水浇透,使土壤疏松,用手拔或铁铲起苗,在起苗过程中,尽量多带土、少伤根,以缩短缓苗期,此过程中要剔除病株、弱苗。

2、移栽遵循的原则

做到“三浅”,即浅水平田、浅水栽秧、栽浅秧,充分发挥旱育秧的“爆发”效应。

3、密度、深度

插秧为机械插秧,移栽密度从密植改为稀植,增大行距、扩行减苗。即20穴/667m2,每穴插2-3株。行距宜控制在25-30cm,株距宜控制在15-18cm。此行株距标准视当地积温而定,温度较高地区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栽插深度不能超过2cm,以秧苗不倒为宜。

4、移栽方式

(1)单行条栽

早栽一季田,株行距16×16cm或13×16cm,每丛2苗;两季田的株行距13×13cm,每丛2-3苗。

(2)宽窄行

宽行距40cm,窄行距20cm。

5、机插

育秧盘装上2台插秧机,启动插秧机,插秧机一次性可以插6行,具有速度快、均匀度高,节省劳动力的特点,2人1机,1人驾驶、1人放苗,大概30分钟,可插秧2600-3000m2的稻田。

五、肥水管理

1、肥料运筹

此时应做到底肥足、早追肥。返青后施氮或3-4kg/667m2硫酸铵。可“看田找施”,哪黄施哪,哪弱施哪。旱育秧苗床在干旱半干旱状态和秧苗前期蒸腾量小,可适时适量追肥。水稻主要肥料来源为氮、磷、钾肥,可用复合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按比例配施。复合肥一般在水稻返青后一次性施入,用量为氮22kg/667m2、过磷酸钙80kg/667m2、氯化钾30kg/667m2。

2、水分管理

(1)移栽-拔节期

要促分蘖,确保早生快发、无病虫发生,多采用“浅—湿—干”的方式进行水分管理。地温高低会影响水稻的拔节和分蘖,水位宜保持在5cm左右。水量应适宜,持水量控制在75%左右。若分蘖过多,可进行晒田,即当地表有微裂时再进行灌溉,晒田的轻重及时间长短应根据看苗、看田、看天气而定,晒田晒到“禾苗褪色,田面开裂,白根露面”为好。若缺氧,应充氧壮根,恢复根系活力。

(2)拔节期-灌浆结实期

保持水位至10cm。

(3)成熟期

成熟期前15天左右进行排水晾田。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种子世界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800@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ZZSJBJB.CN 种子世界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