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提升茶叶品质、增加产量、提升经济效益、节约资源等方面,并从选地与规划、选择茶苗、精细化管理、病虫害防治、绿色无公害种植等角度提出了茶叶精细化栽培种植路径的建议,以期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①选地与规划
选择适宜的栽培地和科学的茶园规划方案,包括布局、道路、灌溉系统等,为茶树提供最佳生长环境。理想的茶园应位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多的山区或丘陵,远离污染,水源充足,有利于灌溉和调节气候。
合理规划茶园布局,采用等高线或梯田种植,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设道路、灌溉、排水系统和防护林等配套设施,以提升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益。
②选用优质茶苗
选择优质茶苗可提升产量和品质,需考虑气候、土壤适应性,以确保健康生长。抗病虫害品种可减少农药使用,提高茶叶安全性和品质。考虑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选择受欢迎品种以增强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购买时优先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茶苗来源可靠,来自正规育苗基地。优质茶苗应生长健壮、叶片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规格统一以便管理与采摘,种植前应检查避免品种混杂。
③精细化管理
茶树需高氮低磷中钾肥料。施肥量应考虑树龄、长势、产量和土壤养分,避免磷含量过高。施肥时在茶树边缘开沟,深度超过10cm,以促进根系吸收。夏秋季节可进行叶面追肥,如水溶性尿素、氨基酸肥等,以提升茶叶品质。
喷灌方式节约水资源,适应不同地形,能均匀湿润土壤,促进茶树生长。需注意高温季节及时适量灌溉,考虑土壤透水性调整灌溉强度。茶树需3次定型修剪,根据生长情况决定修剪时间和长度,使用锋利工具以减少损伤。秋茶后进行轻修剪,深修剪周期3—5年,衰老茶树可重修剪更新。采摘时机影响茶叶品质,春茶清明前后采,夏秋茶根据气候调整。采摘方式有手工和机械,手工精准但耗时,机械效率高成本低。
提手采是主要的采茶方法,要求采茶者动作快且熟练,以减少对茶树的伤害。掰采和割采适用于不同茶树,需注意力度避免损伤。采摘后,应立即筛选和摊晾茶叶,去除不合格叶片和杂质,减少水分损失。加工时,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茶叶品质和口感。
④加强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选苗阶段,选择抗病虫茶树品种以减少病虫害。对明显目标害虫如蓑蛾、卷蛾,进行人工捕杀或摘除。利用害虫趋光性,安装杀虫灯诱杀;利用趋色性,布设色板诱杀。使用生物防治法,如捕食螨、草蛉、寄生蜂、鸟类等天敌控制害虫数量。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茶皂素等,因其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而被推荐。严重病虫害时,可采用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控制施药量、浓度、周期,确保安全使用,并遵守安全间隔期,避免影响茶叶品质。例如,对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小卷叶蛾等,可在特定时期使用2.5%鱼藤酮乳油或bt制剂防治,安全间隔期为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