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地、整地
选择合适的产地是实现高粱高产栽培的基础。理想的高粱产地应为前茬种植过玉米或大豆,实行3年以上轮作,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水灌溉便利、pH值在5.5~6.5之间,且有机质丰富。避免在盐碱地、易积水、贫瘠或污染地块种植。选定产地后,播种前需整地,使用大型拖拉机翻地1~2遍,确保土壤细碎、松实适宜,并施加足够的底肥,如45%复合肥和农家有机肥,有条件可添加保水剂,以提升土壤肥力和保水性。
2.种子管理
高粱高产栽培前,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至关重要。应科学选择适应性强、抗病虫、抗逆、高产、优质、抗旱的高粱品种,如晋杂22号、红缨子等。以红缨子为例,它是优质酿酒原料,每667㎡产量可达500kg。选定品种后,用黏合剂和填充剂包裹种子,形成直径约8mm的丸粒,干燥后备用。
3.规范播种
为确保高粱出苗率,需规范播种。适宜播种期为地温12℃、土壤含水量70%时,推广覆膜栽培,选用0.01mm厚、1300mm宽的塑料薄膜,确保质量。根据土壤墒情和品种差异控制播种量,推荐每穴2粒种子,每667㎡用种0.5kg,播种5500穴。采用机械播种技术,使用专用播种机和大型拖拉机,完成开沟、铺膜、覆土等工序,每条地膜播2行,行距60cm,穴距20cm,每穴2粒种子,深度3cm。控制播种条带方向,方便排水,并每隔5.5m横压土带固定地膜。
4.间苗、定苗
高粱种植后需进行间苗和定苗,以培育壮苗。间苗在3~4叶期,按间密补稀、间小留大的原则进行。定苗在5~6叶期,保留健壮幼苗,移除弱小和病苗。若出现缺苗,应带土及时补苗,选择晴天下午或阴天进行,注意补苗深度,补后浇水保墒,以提高成活率。
5.科学除草
杂草会与高粱争夺资源并吸引害虫,增加病虫害风险,因此除草对高粱田间管理至关重要。高粱出苗前,建议使用专用除草剂进行封闭处理,减少杂草生长,保障高粱健康生长。出苗后若长草,应进行人工除草,这不仅能清除杂草,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湿和蓄水能力,促进幼苗生长。如需使用化学药剂,应在高粱5~8叶期施用,并注意用量和喷洒方法,避免在大风或雨天喷药,以防药害。
6.合理施肥
肥料对高粱生长至关重要,缺肥会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制定科学的追肥计划和方案,明确关键需肥期,并及时追肥,以满足高粱不同生育期的需求,是促进其生长发育的关键。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后期追肥两次,分别在拔节期和抽穗期,每次每667㎡施用尿素20kg或复合肥15kg。同时,避免滥用氮肥,以防高粱徒长和倒伏,影响产量和品质。
7.灌水、排水
高粱耐旱,但极端干旱影响生长。因此,需根据降雨和高粱状况适时浇水。关键需水期为拔节、抽穗和灌浆期,确保水分供应。若遇连续雨天导致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水,防止对高粱生长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