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种子世界编辑部官方网站!
种子世界编辑部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ests and diseases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 您的位置: 首页 >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与小麦产量的关系
2024-06-18编辑:作者:小编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病虫害,倘若在发病初期没有对病虫害采取有效的处理,会对小麦的产量与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针对小麦的病虫害实际情况采取防治措施,确保不会影响到小麦的产量与质量,形成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

1.png

1.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

小麦播种期的虫害有小麦根腐病、小麦纹枯病、小麦全蚀病、赤霉病、蚜虫、地下虫等。此类疾病的出现会直接危害小麦的生长,影响到小麦的产量。需针对虫害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第一,选取抗病虫麦种,对种子进行处理。种子选择关乎到是否实现丰收,倘若种子抗病性较弱,不适宜当地土壤墒情与气候,会直接造成种子出苗不均匀、植株生长乏力、低质低产等情况。因此,须选择分蘖能力强、成穗率高、抗病能力与抗倒能力较强的麦种,以便能提高播种量,获得高产。具体而言,在10月份上中旬播种,要选择半冬性品种,10月份下旬播种,则选择春性品种。针对病虫较为严重的地区,需依据操作流程实施拌种,小麦播种前10d左右即可拌种,选择一些有较强杀菌防虫能力的拌种剂进行拌种,借此来预防病虫害传播,控制蝼蛄等地下害虫对小麦产生的伤害[4]

第二,采取专项预防治疗。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提前预防模式,依据病虫害采取针对性治疗。对于赤霉病,需依据小麦抽穗扬花期前后,以预防穗腐发生为主。倘若遇到下雨天、阴天,需及时喷洒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复配制剂及耐雨水冲刷的农药,此过程中需交替进行轮换用药,借此来延缓小麦的抗药性;对于根腐病,要增强田间管理,在苗期控制病害,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播种与施基肥,第一时间进行追肥。倘若采用药剂拌种,需严格控制好药剂量,避免产生药害。通常根腐病会发生于生长初期或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每亩地可以用苯醚甲环唑、烯唑醇等杀菌剂50mL兑水40kg,对小麦进行喷雾,确保喷洒均匀,让药液能充分浸透根茎部,每隔7~10d喷洒一次,连续喷洒两三次;对于纹枯病,需选择一些抗病性较强、耐病的品种进行播种,要避免早播情况,并采取配方施肥技术,配合磷肥、氮肥、钾肥使用,增强小麦植株的抗病力;针对全蚀病,需采取轮作倒茬形式,与其他经济作物轮作并选用15%三唑酮500倍液进行灌根,将其浇在小麦根部,倘若病虫害发生严重,则间隔7~10d再灌胶一次;对于蚜虫,每亩地采用20%菊马乳油80mL,兑水50kg,在露水干后进行喷洒;对于地下虫,每亩地采用5%辛硫酸颗粒剂1.5~2.0kg,将其均匀喷洒在地面或翻入土中。还可以采取物理防治手段,针对该虫害的趋光性、趋味性等进行人为捕捉,或设置障碍防止虫害的蔓延,对该类害虫实施诱杀。

2.png

2.小麦生长期病虫害防治

小麦在不同的生长周期中,所出现的虫害类型也不一样,倘若要提高小麦的产量,则需要做好小麦不同时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小麦在返青时期、拔节时期,经常出现的病虫害为麦蜘蛛、根腐病、白粉病、纹枯病等,针对此种虫害病,可以将除草剂与杀虫剂混合在一起使用,能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如苯磺隆、麦草、杜邦巨星等,是较为常用的除草剂,在使用剂量方面,要以10g/667㎡为宜,杀菌剂较为常用的则是多菌灵、三唑酮、粉锈宁等。为了能实现理想的除草与防治虫害的效果,在进行虫害防治时,需依据小麦返青或拔节前,选择气温在10℃左右的天气喷洒药物,能达到良好的防治虫害的效果。

小麦孕穗期主要出现的病虫害为吸浆虫、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需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如吸浆虫主要是在小麦孕穗期间出现,从土壤中出来并于地表化蛹,在小麦孕穗期间对该虫害实施防治,能起到良好效果。通过采用2%甲基异硫磷颗粒与细土混合搅拌在一起,二者的比例为1.5:25,在下午时分将搅拌均匀的药剂撒到种植区域中,浇水进行灌溉。通过此种形式,能有效防止该虫害出现,助力小麦产量的提高。而在小麦的灌浆期,则需要重点对锈病和白粉病进行防治,采用硫酸二氢钾、氧化乐果及20%粉锈病实施防治,以便能起到预防病虫害蔓延的效果,并且还能提高小麦的抗旱抗干热风能力,对提高小麦的重量具有积极意义。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种子世界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800@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ZZSJBJB.CN 种子世界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