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种子世界编辑部官方网站!
种子世界编辑部
Fertilization techniques
施肥技术
施肥技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施肥技术
土壤肥料科学施用方法
2024-06-07编辑:作者:叶玲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土壤肥料科学施用的方法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农业发展要求,通过对该方法进行合理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给水资源和土壤带来的危害影响。并且,借助科学有效的肥料施用形式,还能够为农作物质量和产量的持续提升奠定基础保障。

微信图片_20240607221754.jpg

有机肥料的科学施用

动物以及植物等都属于有机肥料的主要来源,借助合理的方法处理动物排泄物以及植物体,如制作肥料前,首先需要对动物排泄物和植物体进行晾晒,以此降低其中的含水量。其次,将适量的秸秆、稻草和锯末等碳源加入其中,并依据一定比例加入农家肥发酵剂;最后,对其进行堆酵处理。可以使其转变成为不含任何毒性物质的含碳有机物,从而使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得到充分满足。主要是因为有机肥料中蕴含着丰富的农作物必需营养物质,如氮、磷、钾、多种微量元素以及肽类物质[1]。其既能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保障,又能够使土壤的实际理化性状得到有效改善。

畜牧排泄物有机肥

许多农业生产人员,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会同时对畜牧尽心饲养,以此增加实际的经济效益。而在饲养畜牧的过程中,合理地利用化粪池或沉淀池处理其所排出的粪污,并制作成有机肥料。既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促进作用,又能够降低种植阶段所投入的肥料成本。例如,猪粪在经过完全腐熟以后,其会蕴含丰富的养分,可在多种农作物种植生产中进行使用。而在对畜牧排泄物类的有机肥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畜禽,其排泄物的养分也存在不同。如牛粪在完全腐熟以后,只有极低的微量元素含量。因此,需要将牛粪与猪粪或者其他畜牧的排泄物混合腐熟,并进行3天左右的晾晒,然后将草木灰加入其中,可以使该肥料的肥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在对此类肥料进行施加的过程中,应避免其与硝态氮肥等碱性肥料共同使用。二者在混合使用以后,会引发氨挥发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有机肥的实际养分含量。除此之外,因为有机肥料自身缺乏均衡的养分含量,所以,在实际施用的过程中,还应搭配其他化肥使用。

微信图片_20240607221742.jpg

绿肥

该肥料主要是在土壤中直接埋入植物体,待其完全腐烂和发酵以后,施加到农作物中。因为绿肥的原料来源就是植物,所以,其有着极为全面和均衡的营养成分构成。而腐烂和发酵属于制作绿肥的关键性环节,在此过程中,需要在埋入植物以后,对其实合理的翻压处理,并对翻压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例如,在制作豆科植物的绿肥时,翻压工作可在豆科植物谢花期之前和盛花期之后开展。同时,应在土壤表面处均匀施撒绿肥的茎叶,且应注意对茎叶分割的长度进行控制。使用绿肥时,需要因地制宜,同实际的土质条件和农作物的种类相结合。如,若是种植区域内仅有一般的土壤墒情条件时,可每hm2施加22500kg的绿肥[2]。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绿肥有均衡的营养,但是总含量较低。所以,在施加的过程中,可搭配畜牧排泄物类的有机肥,从而使肥料的综合肥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混合堆沤肥

该类型的肥料属于有机肥料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主要是混合了植物、畜牧粪便。然后,经过堆积腐烂制作成有机肥料。因为该类型的肥料对制作有着极高的要求,同时,其无法有效控制该类有机肥料营养成分的含量。因此,常常将混合堆沤肥作为基肥使用。

化学肥料的科学施用

化学肥料含有极高的营养成分,同时各个成分经过了精准地调控,能够使各类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得到满足,并具备较强的增产增效作用。但是在实际使用化学肥料时,往往有着较高的用量要求。因为若是施加的过程中用量过多,会严重影响土壤环境条件,致使土壤内部出现营养失衡的问题,且极易引发土壤板结问题[3],从而给土壤的理化性质带来破坏影响。所以,在化学肥料时,应严格遵循科学施用原则。首先,在对施加化学肥料的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有关农业种植人员需要与本地区的农业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在农业部门的科学指导下,将施加肥料的量控制到标准范围内。与此同时,在选择肥料的施加方法时,需要结合种植的农作物种类,保证方法的合适性。例如,在对尿素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为避免农作物生长受到缩二脲浓度过高的影响,所以,规定中要求尿素中所含有的缩二脲量应低于0.5%。农业种植人员可结合规定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尿素产品进行选择。为了保证尿素在使用以后,可以最大限度地被农作物所吸收,还需要借助催化水解的方式,使脲酶变为碳酸盐[4]。此时,与其他肥料施加时间相比,尿素应该提前4—8天左右进行施用。其次,施用化学肥料的过程中,农业种植人员应该结合肥料的特性,对合适的施肥形式进行选择。例如,在施加磷酸二铵时,因其自身的腐蚀性较强,且常将其作为种肥使用。所以,为了降低该肥料给种子发芽率带来的影响,在实际施加的过程中,应控制肥料和种子之间的距离。在此过程中,可对穴施的方式进行采用。此外,也可对随水施加的形式进行利用。其能够确保化肥中的磷元素深入到土壤内,减少土壤表面残留肥料的量。

微信图片_20240607221800.jpg

现代施肥技术的科学运用

现代施肥技术主要包括了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其能够保证农业种植人员在施肥的过程中,精准控制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保证施肥方案的针对性。其不仅能够使农作物实现健康生长,还能够减少肥料浪费问题。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该技术在实施时,首先需要对种植区域内的土壤进行有效的检测和分析,以此对该处土壤的酸碱度、微生物含量、营养成分进行全面了解和明确,从而保证后续施肥工作的针对性。其次,相关种植人员结合实际的土壤检测结果,在工作人员正确的指导下,进行有效地施肥,可以避免盲目性,极大保障了施肥的科学性。

水肥一体化技术

该技术充分结合了灌溉工作和施肥工作。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借助压力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兑制成为肥液。然后依据土壤的实际养分情况和农作物的肥料需求特点,将肥液以及灌溉所需要的水,通过管道系统施加到种植田内。该技术的有效运用既保证了滴灌系统和施肥系统构建工作的有效性,又在对肥料种类进行选择时保证了足够的科学性。首先,通过借助水肥一体化技术使传统农业种植阶段的水资源以及肥料使用量得到了极大的节约。同传统的施肥技术形式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实际应用阶段,能够使肥料实现1/2的节约量,使水资源实现了3/4的节约量[5],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农业生产成本的投入量。其次,因为水肥一体化技术属于一项新型的自动化技术,所以具有省时、省力和精准控制的优势特点。即在实际施肥的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操作,从根本上减少了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的人力成本,使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最后,有效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农业种植人员只需要通过设备设施,对灌溉的速度、施肥速度以及液体流速加以控制,减少因水流量过大,而给种植区域带来的破坏问题。并且,该形式可以确保肥料在实际的施用过程中更具均匀性,避免了因肥料施加不均匀而引发的土壤盐渍化问题。不仅使农作物产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还提高了农作物的实际生产质量。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种子世界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800@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ZZSJBJB.CN 种子世界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