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种子世界编辑部官方网站!
种子世界编辑部
Variety selection
品种选育
品种选育 您的位置: 首页 > 品种选育
河西走廊荞麦新品种引种试验结果分析研究
2024-06-05编辑:作者:小编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荞麦生育期较短,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喜好疏松土壤,因此在河西走廊地区被广泛种植,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物。随着人们对于荞麦的需求逐渐增多,为满足市场化需求,张掖地区从外省引进十一种荞麦品种,经过新品种培育试验,最终确定能够大面积推广的品种,下面对张掖地区的基本气候条件进行介绍。

1 河西走廊基本气候条件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东邻威武地区以及金昌市,西接酒泉地区。古为河西四郡之一,是历代王朝的政治、经济以及外交活动中心。张掖市下辖临泽、高台、山丹、民乐以及肃南五个县,辖区总面积为4.1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为117万。张掖市耕地有黑河水灌溉,整体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是我国重点建设的商品粮基地。张掖属于温带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维持在198mm左右,年均气温在2~17℃左右,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冬寒夏暖。张掖市的年最高气温为18℃,最低气温为-1℃。2022年的晴天有183天,阴天有146天,雨天有30天,雪天6天。

从张掖基本气候条件分析,较为适合农作物生长。荞麦种子发芽的最佳温度为15~30℃,生育阶段的最佳温度为18~22℃,开花结实期间的最佳温度为13~25℃。从荞麦对温度需求分析,张掖地区种植荞麦是极为合适的。因此,张掖农业科技研究院从全国范围内征集到荞麦种子资源11种,对其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

2 开展荞麦新品种引种试验材料与方法

2.1试验目的

为了筛选出适宜张掖地区种植的优良荞麦品种,从生育期、植株特征、籽粒特征和经济性等特征,张掖市农业科技研究院对引进的十一种荞麦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最终得出适宜大面积推广的品种。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此次试验品种有十一种,分别为平甜-8、晋荞1号、平甜-9、平甜-3、平甜-6、加热甜荞、TQ-12、榆荞1号、牡丹荞、TQ-07、DFXZ。

2.2.2 试验地概况

此次品种比较试验于2022年7月下旬进行,地点为张掖市农业科技研究院的试验基地。该试验基地属于典型的温带干旱气候,年均气温为15.5℃,年均降水量为150mm左右,年日照时长2040h,无霜期年均240h。试验地土壤肥沃,前茬为空闲。

2.2.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10个品种,1个对照,重复3次,每品种为1个小区,共33个小区,小区面积为8m2,每小区11行,行距0.36m,走廊0.5m。

2.2.4田间管理

一是整地。由于荞麦作物的根系较弱,子叶较大,自身顶土能力较差,所以对土壤条件有一定要求。种植前需要对十一片种植区域进行深翻,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并消灭病虫,尽可能改善土壤结构,播种过程中需要按照预定的种植密度进行。

二是选种。为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当选择前年生产,且外形大而饱满的种子,试验工作人员要仔细对种子进行筛选,剔除其中的瘪种及损伤种,最大限度地提高种子的健康程度,避免对后续统计的发芽率产生影响。在正式播种前,应当先晾晒48h左右,再使用温水与其他药剂进行拌种,此过程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将十一种不同的荞麦种子,采用相同的种子处理方法。此外,还需要控制播种量,按照发芽率的90%和种植密度进行计算,若试验基地土壤墒情较差,工作人员可酌情增加种子播种量,始终将种植密度控制在90万株每亩。

三是注意播期。荞麦种子的适宜播种温度为15~20℃,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到种子的发芽率。结合张掖的基本气候田间与试验基地的气候情况,此次试验将播种时间控制在八月中旬,不仅可以使得荞麦的开花结实阶段处于降水充足、气候较为凉爽的十月,还能躲过早霜冻危害,以此种形式最大限度提高试验的精确性。此阶段需要注意的是播种深度以3~4cm为宜,将行距控制在20cm左右。

四是科学施肥。荞麦植株较为粗壮,喜爱水肥,耐瘠性不高,且对于磷元素需求量较大,较为敏感。经过技术人员的综合考量后,决定在施加底肥时,增加磷元素的施用量,并在追肥时,进行氮磷钾肥料的配施。以此种形式满足荞麦生长对于营养元素的需求。为尽可能提高荞麦的产量,此次试验每公顷施加腐熟后的农家肥7500kg,磷酸二铵75kg,尿素15kg,并将肥料的施加量平均分配在十一片试验区域中。

五是田间管理。按照预先设计的片区,此次试验应当对所有片区开展相同的田间管理方法,保持所有管理措施的一致性。比如施加肥料的数量、种类与时间,浇水的数量与时间,除草的时间与次数。以除草为例,此次试验将除草次数控制在3次。

六是适时收获。由于荞麦开花时间较长,不同植株的成熟时间极易出现差异,极有可能出现茎部果实已经成熟但顶部还在开花的情况,所以即便是相同区域的荞麦也难以做到同时成熟。但实际生产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户不可能等到所有籽实均成熟后才进行收获。因此,为提高试验效率,增强试验的真实性,此次试验将收获标准确定为荞麦籽粒褐化率为75%时。确保在出现早霜前将荞麦果实收获完毕。

七是数据分析方法。此次试验采用Excel表格的形式的试验所得数据进行记录,由人工定期到试验区域采集相关数据,最后采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最适宜推广的品种。

3荞麦新品种引种试验结果与分析

3.1生育期分析

为方便对荞麦品种生育期的统计(如表1),此次试验将荞麦播种期统一设置为7月22日。下面对不同荞麦品种的生育期进行说明。

表1(1).jpg

在上述试验过程中,8月2日、8月8日、8月13日、8月21日、8月22日、9月22日为降水日,8月15日与9月22日为降水日。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发现,此次所选的荞麦品种生育期均在72天至80天之间,生育天数最短的有DFXZ、平甜6号、平甜3号、平甜8号,生育天数最长的品种为TQ-12,剩余品种均为75天、78天。由此可见虽然不同品种的生育天数存在差异,但整体较为平均。从其他物候期进行分析,平甜9号的萌发期最晚,为7月27日,剩余品种均为7月25日。出苗期最晚的品种为平甜9号,最早的品种为牡丹荞与平甜8号,为7月26日,剩余品种均在7月27、28日。现蕾期最早的品种为平甜8号,为8月9日,DFXZ次之为8月10日,最晚为④,为8月19日,剩余均在8月10日至8月17日之间。开花期最早的品种有⑧、⑤、③与①,为8月17日,最晚的品种有②、④、⑩号,为8月22日,剩余品种均在8月20日。盛花期最早的品种有①、③、⑤、⑧、⑨,为8月23日,最晚的是②,为9月18日,⑩次之,为9月9日,剩余品种均在8月23~25日。

3.2植株特征分析

以3.1中的品种序号为基础,此次试验中不同品种的植株特征数据如下:

①、②、③生长势较为旺盛,剩余品种为次旺盛。叶片颜色与叶型方面各个品种均相同。分散型的株型有①、②、③、⑤、⑩,半紧凑株型为⑦,生育品种均为紧凑株型。按照从①~⑪的顺序,不同品种的株高数据分别为117mm、126mm、123mm、100mm、115mm、106mm、110mm、105mm、114mm、116mm、105mm,主茎节数量分别为27、38、43、27、21、20、11、26、19、14、15,主茎分枝数量为10、12、9、11、12、10、24、10、13、17、11。所有品种的株粒数均在100~110之间,差距较为微小。其中生长较为旺盛的品种株型均为分散型,且株高较高,但主茎节长度适中,主茎分枝数量一般,其中株高最高的品种为TQ-07为126mm,DFXZ次之为123mm,榆荞1号的株高最矮,为100mm。主茎节数最多的品种为DFXZ,为43个,TQ-07次之,为38个,晋荞1号数量最少为11个。主茎分枝数量最多的品种为晋荞1号,最少的品种为DFXZ,为9个,剩余品种均在13个左右。从上述数据中可以发现,不同品种的株高存在较大差异,此现象与生长态势与株型并不存在直接关系,生长态势较为旺盛的品种同时包括株高最高的TQ-07与株高最低的榆荞1号。但生长旺盛的品种普遍主茎分支与主茎节数量较多,要多于生长态势为次旺盛的品种。

3.3籽粒特征分析

此次试验所选择品种的籽粒特征中的粒色可分为三种,分别是褐色、浅褐色、深褐色。种皮颜色可分为两种,分别是灰白色与黄绿色。种子形状可分为四种,分别是短锥、长锥、心形以及楔形。籽粒长度分为三种分别是0.2mm、0.3mm、0.5mm。籽粒宽度分别为0.1mm、0.3mm、0.2mm。

其中粒色为褐色的品种有①、③、④、⑧、⑨、⑪,为浅褐色的有②、⑤、⑦,为深褐色的有⑥、⑩。

其中种皮颜色为黄绿色的有③、⑨、⑧,剩余品种的种皮颜色均为灰白色。

其中种子形状为短锥的有①、③、⑦、⑧、⑩,为长锥的有④、⑨、⑪,为楔形的品种有②、⑤,为心形的品种为④。

籽粒长度为0.2mm的品种有①、⑤,为0.3mm的品种有③、⑥、⑧、⑩、⑪,为0.5mm的品种有②、④、⑦、⑨。

其中籽粒宽度为0.1mm的品种有①、③、⑤、⑧、⑩、⑪,为0.2mm的品种有⑥,剩余品种的籽粒宽度为0.3mm。

除上述数据外,此次试验中十一种品种的脱粒性均为容易。按照①~⑪的顺序,单株粒重分别4g、2g、6g、1g、10g、11g、8g、7g、5g、9g、3g。其中单株粒重最少的品种为榆荞1号,为1g,最多的品种平甜3号。

3.4经济性状对比分析

经济性状便是将品种的重要特征(生育期、株高、分枝数量)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千粒重进行计算。由于此次试验中将种植密度固定在了每公顷90万株,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将千粒重作为判断品种产量的依据。结合实际引种情况可以发现,榆荞1号品种的千粒重最大,高达47.2g,分枝数适中,株高较矮,这便意味着在土壤肥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增加种植密度。所以,通过结合上述实验植株特征分析,榆荞1号品种的产量最佳,可作为示范品种进行积极推广;平甜8号品种的千粒重较高,为32.6g,生育期较短,为72天,株高和分枝数适中,是一个较为优良的品种;晋荞1号品种的千粒重较低,为30.2g,生育期较长,为75天,株高和分枝数较高,是一个一般的品种;平甜9号品种的千粒重最低,为24.6g,生育期最长,为78天,株高和分枝数最高,是一个较差的品种;平甜3号、平甜6号、加热甜荞、TQ-12、牡丹荞、TQ-07和DFXZ等品种的千粒重都在30~33g之间,生育期都在72~85天之间,株高和分枝数都在100~126cm和9~17个之间,属于中等水平的品种。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于荞麦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张掖农业科技研究院从全国范围内收集了十一种荞麦种子。试验中,为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采用了无前茬作物的种植区域作为试验基地,并严格控制种植过程。经过对比试验,得到了生育期、籽粒特征两方面信息,经过技术人员的综合分析,计算千粒重后,确定了千粒重为47.2g的榆荞1号品种作为示范品种进行推广。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种子世界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800@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ZZSJBJB.CN 种子世界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