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种子世界编辑部官方网站!
种子世界编辑部
Variety selection
品种选育
品种选育 您的位置: 首页 > 品种选育
秋冬季茄子嫁接,如何做好管理流程?看这里!(建议收藏)
2024-09-29编辑:作者:邢成德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茄子.jpg

1育苗基本设施设备及要求

1.1保护地设施选用

秋冬季育苗可选用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作为保护设施,并辅以加温、补光灯等设备,用于温度、光照的调控。在保护设施通风口处加设40目防虫网,进出门口设缓冲间,并装两道开拉门、防虫网。保护设施内需要配备相应的苗床架、人行操作行、排灌水系统。

1.2苗床架的搭建

苗床架用移动床架或固定床架均可,南北走向均匀摆放在保护地设施内,中间预留1m人行操作行。苗床架高度65cm、床苗宽2m,长度可依照保护地设施跨度确定。

1.3育苗基质选用

育苗基质选用草炭、蛭石、珍珠岩进行配制,配制比例6∶3∶1即可。配制完成后,每1m3育苗基质中添加氮磷钾(15-15-15)复合肥1kg、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g、5%辛硫磷颗粒剂250g,充分混合均匀,加水浸润,基质含水量以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标准,随后覆盖薄膜堆放24h后备用。如需自行购买基质,要求所购买的基质排水性强、透气性佳、无病虫,有机质含量不低于35%,pH值5.5~6.5之间最佳。

1.4育苗穴盘规格

茄子育苗多选用50或72孔标准育苗穴盘,新购买的穴盘首次使用不需要消毒,二次重复利用的穴盘使用前需要消毒。消毒使用0.1%~0.5%高锰酸钾溶液完全浸没30min,取出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茄子嫁接苗1.jpg

2砧木、接穗品种选择

茄子嫁接育苗常见砧木有刺茄、赤茄、托鲁巴姆。刺茄野生,抗黄萎病,种子发芽率高,与接穗亲和力高,成活率高。赤茄抗枯萎病、黄萎病,耐低温,嫁接后成活率高、长势旺、产量高、品质优。托鲁巴姆日本进口,抗病性强,对多种土传病害抗性高,嫁接后长势强,但种子发芽难,需激素处理。幼苗生长初期慢,耐环境恶劣,是理想砧木。接穗品种应选优质主栽品种,如京茄20号、紫金茄冠等。

3茄子嫁接播种管理技术

3.1播期的确定

秋冬季茄子7月下旬至8月上旬育苗,接穗长至4叶1心时嫁接,10月中旬定植,12月上旬采收,春节前后为旺期。嫁接苗播种至移栽需70~90d,受环境和管理影响。播种时,砧木应提前15~25d,托鲁巴姆提前20~30d,赤茄提前5~7d。

3.2茄子嫁接时种子处理方法

茄子1.jpg

3.2.1砧木种子处理

砧木种子播种前,光照摊晒6~8h,翻动2~3次。55℃热水烫种30min,不断搅拌,再30℃温水浸种8h。洗净外表黏液,纱布包裹催芽。催芽有变温处理和激素处理两种方式。

变温处理;将种子包裹后置于恒温箱,先调至30℃以下存放8h,再调至20℃以下16h,反复处理。期间每天冲洗种子并沥干,约8天后出芽。

激素处理;使用赤霉素100~200mg,加水1kg,将种子置于其中完全浸泡24h。取出后冲洗干净使用清水浸泡24h,置于恒温箱内进行变温处理,通常需要4~5d即可出芽。

期间观察砧木种子露白情况,露白率达70%左右即可播种。

3.2.2接穗种子处理

茄子接穗种子播种前要消毒,避免病菌影响成活率。用55℃温水浸种15min并搅拌,再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min,之后用30℃温水浸种8h。洗净黏液后催芽,温度控制在25~30℃,每天冲洗1次,约7d后露白达70%以上即可播种。变温催芽可提高发芽率和速度。

3.3茄子嫁接播种方法

3.3.1砧木播种

砧木种子催芽完成后,将其均匀分布至苗床上,通常每1m2苗床撒施种子5g即可。在砧木种子播种前,先将苗床上平铺厚度1.5cm左右的草炭土,播种后在苗床上方均匀撒施1cm厚的珍珠岩,播后浇灌1遍清水。通常在播种后10~15d左右,砧木幼苗可生长至1叶1心,此时将健壮幼苗分苗移栽至50孔穴盘内。

3.3.2接穗播种

将50孔或72孔穴盘填装配制基质,刮平确保基质均匀。使用压穴器压出播种穴。每孔播种1粒种子,覆盖1cm基质并刮平。穴盘均匀摆放苗床,浇灌透水后覆盖薄膜保湿,控制基质温度25~30℃。接穗种子播于未种茄科作物的苗床,每1m2播1.5g种子。

4茄子嫁接前管理措施

茄子嫁接苗.jpg

4.1温度调控

育苗保护地设施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温度18~20℃最佳。在晴天午间高温阶段,可采取打开通风口、遮阳网等方式,降低设施内温度。阴雨天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通风、使用增温设备,以保障设施内的温度。

4.2光照调控

晴天午间光照较强的情况下,为避免幼苗出现失水萎蔫,可覆盖遮阳网降低光照强度。在连续阴雨天寡照的情况下,可在夜间增开补光灯的方式提升光照强度。

4.3水分调控

完成砧木、接穗播种后,需要浇灌1次透水。在播种至出苗前,育苗基质的含水量维持在70%~85%最佳,促进种子吸水膨胀出苗。出苗后子叶展开至2叶1心时,育苗基质含水量维持在65%~75%最佳。

4.4施肥调控

砧木、接穗幼苗子叶完全展开后开始施肥,随水追肥,每周2~3次,追施肥料为氮肥,施肥浓度为70mg/kg。幼苗子叶完全展开至真叶生长期间,氮肥施肥浓度可提升至100~140mg/kg,随水追肥,每间隔3d浇灌1次肥水。当设施内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可提升每天灌水的频率,但是肥料使用浓度需要下降。

5嫁接方式

茄子4.jpg

观察砧木、接穗的长势,当砧木生长至5~7片真叶、接穗生长至4~6片真叶、茎粗3~5mm、茎表现出半木质化时,为嫁接的最佳时间。目前常见的茄子嫁接方式有劈接法和靠接法。

5.1劈接法

将砧木留2片健壮且大的真叶,从砧木第2片真叶上方、距离根茎基部3~5cm处进行平切,去掉上部茎叶,随后在砧木茎中间垂直向下切1cm深。取大小与砧木基本一致的接穗幼苗,将苗茎黑紫色与绿色明显相间处切除,保留2个叶片,下方斜切出双斜面,为稧形,楔面长0.6~0.8cm,大小与砧木切口相同。将削切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垂直下切口中,确保两者切口紧密吻合,对齐后使用塑料窄条捆绑或嫁接夹固定,完成嫁接。

5.2靠接法

靠接法中,接穗播种时间比砧木播种时间提早5~6d,当砧木及接穗幼苗生长至2~3片叶时进行最佳。选择大小、规格接近的砧木、接穗幼苗,分别在其第1片真叶下方1cm处使用刀片斜切,接穗斜切口向上,砧木斜切口向下,切口长度0.4~0.5cm,切口深度为茎粗1/2。将切好的接穗与砧木斜切口靠在一起,促使两者切口充分吻合,使用嫁接夹固定,移栽至嫁接育苗钵中。移栽后10d左右,嫁接伤口可充分愈合,此时给接穗断根处理即可。

6茄子嫁接后的管理

茄子3.jpg

6.1温湿度调控

茄子幼苗完成嫁接后,应当立即放入提前准备好的缓苗小拱棚内,扣膜保温保湿,避免接穗萎蔫,影响嫁接成活率。茄子幼苗嫁接后,最适愈合温度为25℃。秋冬嫁接时,9月中旬小拱棚内温度高,需覆盖遮阳网降温。控制小拱棚内温度白天25~28℃、夜间20~22℃,持续管理5~7d后撤去遮阳网和小拱棚。嫁接后7d,湿度保持95%以上,用喷雾器补水,避免伤口直接喷水。伤口愈合后,揭开小拱棚通风,湿度降至85%~90%。嫁接10d后,增加通风时间及午间喷雾浇水,直至嫁接苗成活,进入常规管理。

6.2光照管理

茄子嫁接后置于小拱棚内需要进行遮光管理,在小拱棚上方覆盖遮阳网,嫁接后的3~4d内实施全遮光管理,后期采取早晚两侧见光管理,逐步增加光照时间。当阴雨天时,可提前见光;晴天则增加遮光时间。约遮光管理10d左右,即可将遮阳网全部去除,恢复正常管理。

6.3除蘖处理

茄子嫁接苗在正常管理下经过7~10d伤口完全愈合,接穗进入正常生长。此时,砧木的侧芽也会快速生长,如不及时去除,会影响接穗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茄子嫁接苗接口充分愈合后,在选择晴天上午,对砧木的萌芽进行去除。靠接法嫁接茄子苗伤口愈合后10d左右可对接穗断根处理。

茄子2.jpg

6.4去除固定物处理

茄子嫁接时使用的固定夹、包裹塑料等不可过早去除,去除后无固定支撑物,嫁接苗会从接口处断裂。茄子幼苗茎木质化程度相对其他作物较高,因此去除固定物的时间可稍晚,并不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通常在茄子嫁接苗移栽至大田后再进行去除,去除固定物时,可将砧木萌发的不定芽抹除。

7成苗标准及检验方式

秋冬季节,茄子嫁接育苗需60~70天。成苗标准:纯度≥98%,茎粗壮、节短,株高12~15cm,茎粗3~4mm,真叶4~5片。叶片浓绿健康,嫁接口愈合。根系紧密缠绕基质。达标后移栽。移栽前1天浇水,促吸水,提成活率,方便取根,防散坨。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种子世界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800@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ZZSJBJB.CN 种子世界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