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种子世界编辑部官方网站!
种子世界编辑部
Agricultural machinery
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机械
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应用
2024-11-16编辑:作者:袁 志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对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机械化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加农业生产产量,高效利用各项生产资源而言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此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有较高的契合度。因此,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抓住乡村振兴这一战略契机,优化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和发展,从而实现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

1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机械化的价值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求,以往的农业生产模式和产业结构在应对消费和市场需求提升的过程中已是力不从心。借助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生产中的整地、种植、灌溉、施肥等各个环节的效率和精准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突飞猛进,这是传统人工作业模式远远不能达到的。农业机械化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科技性的提升,为农技创新提供了助力,加速了农业生产现代化、智能化的发展步伐。与此同时,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对农户的就业结构也有一定的优化作用,部分劳动力转向了农村服务等多元化行业中,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多样化已收获显著成效。

2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机械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2.1整地机械调整与使用

2.1.1农用深松机在农业种植中的作用

深松机是配合大功率拖拉机作业的一种农业整地机械,该机械设备可有效恢复耕层结构、对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进行增强,同时还能清除杂草,减轻病虫害,平整土地。在应用深松机对土壤进行耕作时,首先,在操作之前,要认真地阅读操作规程,熟知它的工作原理,掌握它的构造以及各工作点的调节办法。其次,在进行深松作业之前,要对机械设备各个零件进行全面的检查,看看它们有没有变形、破损,检查调节装置的灵活性。再次,在启动深松机的过程中,拖拉机要以较慢的速度让深松铲依靠自身的重量,逐步深入到规定的土壤深度,在开展耕地作业的过程中始终匀速直线行进。最后,在进行深松作业时,中途不得进行任何的调节,如有异常情况,必须马上停车检修,并在解决了问题后才能继续耕作。

2.1.2旋耕机调整方法

旋耕机是一种横向安装刀片,利用拖拉机的动力来粉碎土壤,实现高效整地的耕作机械。在实践运用中,首先,要使旋耕机处于提升状态,连接功率输出轴,将刀轴转速提升至规定转速,然后将旋耕机放低,将叶片缓慢地埋进土里,直至所需的深度。其次,采用低速运转,降低设备损失,注意旋耕时是否有噪音或者是金属碰撞的声音,还要注意土壤破碎和耕作的深度。再次,在田间转弯时,要抬起旋耕机,使叶片离地。穿越田垄和换田时,应将旋耕机抬高到最大,并关闭动力装置,以免造成机器损坏。

2.2种植机械的操作规程

2.1.1播种机使用方法

对于种子或包衣种子的种植主要使用播种机,常见的有以下三种:首先是撒播机,最常见的是安装在农用运输车尾部的离心撒播机,它包括种子箱和播种轮子。种子从箱内掉入播种轮,受离心力的影响,传播8—12米的范围。该播种设备还可以与农业飞行器进行联合运用。其次是条播机,在应用过程中,排种轮在行走轮的驱动下保持旋转状态,从而在输种管道中排入定量的种子,准确落进开沟机挖好的种植槽,然后用盖土压实设备覆盖压实种子。如此一来,种子出苗后作物能够保持间距相等且平行的条状,增强农业种植的规模化。最后是穴播机,这一机械能够严格控制播种的穴距和行距,同时独立完成挖沟、排种、盖土等工作,将种子定量准确播入种植穴中。基于种子数量的差异,主要可以分为多粒穴播和单粒精播两种形式,在豆类、向日葵等中耕作物的播种环节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2.2.2秧苗栽植机应用过程

首先是半机械化栽植机,这一机械设备在秧苗较小、行距有一定宽度的情况下比较适用。在应用过程中,在开沟机开出种植沟后,操作人员将幼苗从存秧机上取下,按一定距离栽进沟中,后续的覆盖、镇压和浇水等工序需要依靠操作辅助设备来实现。这一机械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以及降低劳动强度的优势,但其在生产率方面的效果不太好。其次是机械化栽植机,对于裸根和带钵秧苗的种植比较适用。在应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将存秧机中的幼苗移至种植机的苗夹中,种植机将幼苗送入开沟装置所开辟的栽植沟中,从而实现对秧苗的栽植、覆土、镇压、浇水。这一设备在生产效率方面较半机械化栽植机有显著的提升,而且可以灵活控制和调整种植的深度和间距,但是其种植效率受到了人工取苗的制约。最后是自动化栽植机,运用这一机械设备,只需要在机器的秧盘架上装好成盘的秧苗,其余栽植步骤都是全部依靠机器的自动完成。

2.3灌溉机械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2.3.1喷灌机工作原理

喷灌机械是利用水泵对水进行增压或者是借助高水位点的压力差,经管路及喷头向空气中喷射,使其成为均匀的小水珠,并以雨滴的形式落在地上或农作物上。与传统的沟灌、地表管灌方式比较,采用喷灌装置具有灌水均匀、水量损失小、灌水管理方便等优点。该机械特别适用于坡度平缓、起伏不平以及缺水的地方。在众多喷灌机械设备中,圆盘式和中央支轴式是自动化水平比较高的形式。喷灌机的支管安装于一排装有走行轮的托架上,每个托架分别用电机来带动,围绕着分支管道的中央支轴做环形移动,压力水从分支管道经过各个喷嘴喷射出来。一些总长度超过500米的支管,可以有效地调控1500多公顷的灌区,其灌溉周期从几个小时到几个星期不等,并且可以按照农田的需水量来进行自动化控制。

2.3.2滴灌机核心灌溉装置

滴灌机是以滴头为核心的灌溉装置,滴头、滴管等是其主要构成部分。它的技术原理是把水从滴头精准到农作物根部,从而提升灌溉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这一机械在水资源利用率提升以及水分蒸发缓解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4施肥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运用

2.4.1撒肥机使用特点

首先是全幅撒肥机,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在整个机械宽度上对肥料进行平均地施用。主要有两种技术原理,一是横向排列多个双桨叶旋转圆盘施肥器;二是用链环固定在一个交叉运动的链条上,沿着机器的宽度方向施用肥料。其次是气力式宽幅撒肥机,这一机械类型较多,技术原理都是一样的。它是通过高速转动的风机,在空气中形成高速的空气流动,结合机械施肥装置和喷嘴,实现对肥料和石灰等的大规模、高效的喷洒。

2.4.2液肥施用机操作原理

液氨深施、氨水深施、叶面施肥等是常见的液肥施用机。液氨钢瓶、计量装置、控制阀、喷氨管等是构成液氨深层施肥机的主要部分,这一机械主要是利用钢瓶内部的气压将液氨输送到土壤中;氨水施肥机的原理主要是重力作用;叶片施肥机将液体压缩后,用喷雾器将液肥以细小的雾状喷向农作物的叶面。

2.5农作物收获机械

2.5.1谷物联合收获机

收获台、储粮箱、输送、脱粒、分离、清选机等是构成谷物联合收获机的主要部分。基于作物喂入方式的差异,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是最常见的两种。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在麦类作物的收获中适用性更高,在应用这一机械时,位于收获平台前方的往复刀具,在排禾轮的共同作用下,将麦穗从收获台上切割下来,并通过收获台传送机将其送至脱粒机。借助脱粒滚筒和凹盘缝隙间的摩擦、撞击达到脱粒的目的。大多数的谷粒通过筛孔后,都会进入到一个清选机,少数的谷粒会夹杂在一个凹陷平板上的出料口中,然后被扔到一个分离装置中。借助链式分离装置上下、前后的振动,谷粒被分离进清选装置,茎秆等较大的杂质会被排出。谷粒在清选装置中,经过风机和筛网的过滤,除去里面细小的杂物,然后把洁净的谷物输送到粮箱中。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对于水稻的收获效果更好,在工作时,被收割的稻秆进入脱粒装置的只有穗头部分,在脱粒后能够得到较为完整的秸秆,可以对其进行再利用。

2.5.2花生联合收获机

这一机械设备能够提供花生收获的挖掘、拔取、泥土分离、采摘以及清理的“一条龙”服务,主要包括挖掘和拔取两种技术。挖掘技术利用三角式挖掘铲能够铲起带土的花生,通过分土轮实现花生和土壤的分离然后通过传送带进入摘果机。拔取技术在砂土地丛生蔓花生的收获工作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这一技术原理的花生联合收获机械设备是由每一对环状的传送带夹紧花生茎蔓后,将其与花生一起拔出,通过传送机送至采摘机。这一机械设备在技术原理上存在细微的差异,但是在采摘和清洗等设备上是大同小异。摘果机是由两排或多排带凸形滚筒及凹形盘组成,滚筒上有弹性的齿轮可将果实梳下,并插入到凹形板槽中,从而减小花生杆的传输速率,清理选择设备和摘果设备大致一样,有些型号的机械配有一排带齿的螺旋圆盘切割刀,能够将花生果实上的果柄切割下来。

2.6农作物加工机械

2.6.1粮食加工机

从技术流程的角度出发,粮食加工机主要分为两种。首先是用于稻谷、高粱、小米等需要对原料进行脱壳处理得到成米的加工。比如水稻加工,其加工流程如下:用多种除杂清洗装置除去稻谷中的各类杂质,运用砻谷机对其进行脱壳处理。然后用谷糙分离筛盛装谷糙混合物根据稻谷与糙米颗粒大小、密度及表面特征的不同,将秕谷剔除。糙米先由碾米机磨成精米,最后用分级筛选除糠、碎米,得到成米。其次是用于去除小麦、玉米、荞麦等原料的表皮和胚芽,碾磨成粉的加工。比如小麦加工,用多种除杂清洗装置将麦子表面的各类杂物以及附着在麦子表面的泥土灰尘全部去除后,送入碾磨机进行粉碎,再通过一套平筛筛分得到最终的面粉。

2.6.2油料加工机械相关技术

油料加工机主要有压榨和浸出两种技术,制油方法的不同,在加工机械设备上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运用油料加工机进行制油之前,需要用清理机械设备清除原材料中的杂质,同时运用剥壳机让原料变成壳仁分离的状态,然后借助轧胚机将其压制成胚料。采用浸出技术,用己烷或轻汽油等溶剂浸泡坯料,将油脂浸出来,通过过滤、蒸发等装置将油脂从溶剂中提取出来,浸泡的溶剂可以循环利用。采用压榨技术,先在蒸炒锅里把坯料炒熟,然后再将其送至螺旋或液压榨油机中,将油脂挤出。在压榨或浸出油后,经不同精炼设备的过滤、碱炼、脱色等处理就可以得到成品油。

3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策略

3.1提升农机设备的应用成效

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首先,相关部门可以采取设置专项资金、制定税收优惠制度等措施,为农机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可靠的资金和政策保障。另外,还可以为发展农机提供一个长期的保障制度,调动全社会参与农业机械化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产学结合的模式,推动农机科技创新,对农机设备的更新换代进行提速。其次,鉴于农机设备价格相对较高,应采取财政补助、优惠等措施,减少农户的购置费用,调动其运用农机的热情。此外,还可以举办农业机械化培训班、交流会等活动,并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建立示范区等,将农机设备的正确运用方式与技巧教给农户,让他们亲自去感受和操作,从而提升农机设备的应用成效。

3.2完善农机设备检查与测试系统

首先,要健全农机设备的检查与测试系统,强化农机设备的质量监管与测试,保证农机设备与国家和行业的质量标准保持一致,为其使用安全性与有效性提供保障。其次,要完善农机设备维护和管理制度,把定期检验和保养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农机设备处于最佳状况,降低机器出现问题的概率,减少相应的损失。最后,要对农机设备的使用记录系统进行高效构建,对农机设备的使用状况、维修维护记录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记录。从而让管理者对其使用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达到提高管理和维护水平的目的。

3.3推进农机技术实际运用

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有关部门与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对农机产品服务体系进行构建完善。同时,为基层农户提供农机相关的技术引导与训练资源,定期向乡村派出专家进行推广和服务。首先,优质农机产品服务体系的建构,突破信息方面的障碍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所以,需要有相关的技术人员与乡村基层农户进行定期的交流,以便全面地评价和分析一线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适时地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计划和管理策略。其次,还应该综合考虑农业气象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实际应用需求,突出推广农机等相关产品的创新性应用。与此同时,必须以各地的基层农民为对象,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机技术的革新开发与实际运用。

综上所述,在推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发展农业机械化是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对于农业生产能力和质量的提升具有关键意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能够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发挥对乡村文明建设的优化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环境中,农业生产在整地、种植、灌溉、施肥、收获以及加工等环节综合运用了各种机械设备,并且取得了可观的应用成效。相关部门和人员要以实现乡村振兴为核心目标,借助政策完善、制度优化以及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切实提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农业机械化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推动作用,促进农村农业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种子世界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800@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ZZSJBJB.CN 种子世界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