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种子世界编辑部官方网站!
种子世界编辑部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农技推广
农技推广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技推广
聚焦实操:大豆种植技术优化及田间管理效率提升
2025-07-09编辑:作者:王方安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大豆豆3.jpg

传统大豆种植存在效率低和环境压力问题,影响产量和质量。现代化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土地准备、种子处理、播种时机、密度、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能提升产量,降低环境影响,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积极作用。

1、优质品种的选用

优质大豆品种能提升出苗率,但随着种植规模扩大,种子发芽率、生长潜力和抗病性可能下降,影响产量和品质。选择时应优先考虑抗病性强的品种,以确保高发芽率、生长潜力和抗病性,保障高产稳产。品种选择还应考虑气候、土壤、病虫害等因素,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品种。例如,山东地区适宜种植低蛋白高油脂品种。同时,考虑抗倒伏性、生育期和市场需求,以实现高产稳产,提高经济效益。

2、播种前的选地和整地

土地质量直接影响大豆产量和质量,科学选择种植地对确保高产稳产至关重要。大豆不宜连年在同一块地上种植,以免土壤酸性物质累积导致减产。因此,应优先考虑轮作制度,减少病虫害,改善土壤结构。大豆适宜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优先选择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以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同时,考虑土壤的保水排水能力,确保干旱季节能及时灌溉。土地选择后,进行深耕细耙整地,一般耕翻深度为20~30厘米,细耙后土壤表面平整,便于播种和出苗。整地时施足底肥,满足大豆生长养分需求,为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3、种子的预处理

种子处理旨在提升发芽率和促进快速生长。选择品种后,挑选健康种子,晒种1周,选择晴天晾晒2~3天,确保均匀。晒后散热,装袋备用。晒种可提高发芽率和出苗整齐度。接着进行拌种,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使用根瘤菌或微肥。对于未种植大豆的土地,使用根瘤菌剂500克/亩;微肥适用于微量元素缺乏土壤,用量2~4克/千克。为确保高产稳产,对大豆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使用26%多福克种衣剂,促进幼苗生长,提升产量和质量。播种前清选种子,提高播种品质。

大豆豆2.jpg

4、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技术

华东地区大豆种植通常在4月下旬~5月上旬进行,此时气温和土壤水分条件适宜,有助于避免夏季极端天气影响。常见的播种方式有等行距条播和穴播。等行距条播适合平整肥沃土地,播种深度约5厘米,机播亩播种量为4~5千克,人工播种为3~3.5千克。穴播则将种子放入挖好的穴中,每个穴4~5粒,行间距约33厘米,穴距约16.5厘米,适用于不平整或土壤条件较差的地块。播种后需适当浇水和通风,以促进种子发芽和小苗生长,确保大豆高产稳产。

5、播种密度

合适的播种密度对大豆生长至关重要,能确保植株获得充足空间和养分。不恰当的密度会导致植株间竞争,影响生长。大豆的理想播种密度为1.2万~1.4万株/亩。土壤条件好时,可适当降低密度,确保光照充足。早熟品种如齐黄34适合密植,晚熟品种如荷豆12的密度略高。过密易引发病虫害,适宜密度可减少这些问题。控制播种密度是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6、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

①补苗和间苗

间苗旨在去除弱小、病弱和杂草苗,保留健康、粗壮的幼苗,确保植株分布均匀,形成合理群体结构。间苗应尽早进行,通常在大豆第一片复叶展开前,以保证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养分。间苗时应根据计划密度拔除弱苗和杂草,避免植株过密和杂草争夺养分。补苗针对缺苗或生长缓慢的情况,确保每亩出苗数达到预期,为高产稳产奠定基础。补苗在大豆第一复叶展开期间进行,观察幼苗生长情况,记录缺苗位置,补足以保证种植密度均匀,提高种植效果。补苗最好在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减少水分蒸发和阳光伤害。补苗时,带土挖出备用苗,移栽到缺苗处后覆土、浇水。

大豆豆1.jpg

②除草

除草工作需伴随大豆生长全过程。在萌芽期,这是关键时期,杂草多会严重影响幼苗生长。种植户应根据情况制定除草计划,如使用除草剂普施特,但需注意药量以免伤害大豆。后期可配合使用虎威等除草剂,增强效果,为大豆创造良好环境。大豆幼苗阶段需密切关注杂草,及时除草以保障其健康成长。杂草会争夺养分、水分,遮挡阳光,影响光合作用,抑制生长。因此,定期除草对保障幼苗快速生长至关重要。在大豆生长旺盛期,定期除草可降低田间密度,增强通风透气性,避免杂草引发病虫害。此时,可采用物理或生物方法辅助除草,如人工拔除或生物防治技术,这些方法虽需更多劳力,但效果好,无环境危害,有利于大豆产业健康发展。

③施肥和追肥

大豆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需求不同,需制定分层施肥方案以确保健康成长和高产。播种前检测土壤肥沃度,不足时施有机肥。施肥深度约5厘米,以减少浪费和污染。苗期需氮肥促进根叶发展,种植者应根据植株生长状态调整追肥策略,使用专用复合肥或磷酸二铵,每公顷112.5~150千克,施肥于植株侧面。开花结荚期增加磷钾需求,可喷洒肥料混合液于叶面。苗期降水量大时,使用多效唑控制生长。生长后期减少氮肥,确保磷钾供应,提高抗逆性和品质。科学施肥方案有助于满足大豆各阶段养分需求,促进健康生长,提升产量和品质。

④灌溉

大豆需充足水分以保证生长发育,尤其在关键生长期,灌溉管理对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播种至出苗期间,大豆对水分需求低,过多水分可能导致根系呼吸受阻和病害。通常自然降雨能满足这一阶段需求。进入开花期,大豆需水量增加,占总需水量的45%,需灌溉以维持土壤水分,促进花芽分化和荚果发展。结荚鼓粒期是耗水最多阶段,需保证充足水分供给,遇高温无雨需加强灌溉,多雨季节则需排水防损。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科学灌溉计划对大豆栽培至关重要,需避免缺水和过量浇水。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种子世界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800@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ZZSJBJB.CN 种子世界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