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种子世界编辑部官方网站!
种子世界编辑部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农技推广
农技推广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技推广
如何科学管理黄豆,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2024-11-16编辑:作者:耿博 汪雪婷 连莲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大豆大地.jpg

一、大豆种植概述

大豆是喜温作物,最佳生长温度为20℃-30℃,需避免极端温度。它偏好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6.0-7.0之间。大豆需要充足阳光,尤其在开花和结果期。适宜湿度对大豆生长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开花和结果阶段。大豆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需求高,尤其是磷。合理施肥可提升产量和品质。大豆易受病虫害影响,需加强防治。生长周期约100-120天,受多种因素影响。生长分为四个阶段:发芽期、生长期、开花期和结果期。大豆生长速度快,形态变化大,尤其在开花和结果期。它适应性强,但需肥沃土壤。大豆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健康有益。

大豆33.jpg

二、优质大豆高产种植技术

1、大豆种子选择和处理

连续种植同一大豆品种超过五年可能导致减产约14%。因此,选择适合的种子对大豆高产至关重要,需考虑当地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生育周期与当地热量条件相适应的品种,并确保品种具有抗倒伏和抗病虫害能力。种子筛选应剔除劣质种子,确保净度和含水量达标。种子处理包括晾晒2至3天以灭菌和提高酶活性,需定期翻动以保证均匀晾晒。

2、植地的选择和处理

重茬大豆产量下降,应避免连作,可轮作玉米和高粱。选好地块后,科学翻耕土壤可提升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杂草和病虫害。合理施肥,增加基肥,促进根瘤菌生长,确保大豆苗全苗壮。控制施肥量,施用有机肥450—675kg/hm2,磷酸二铵1800—2175kg/hm2,硫酸钾600—825kg/hm2,或大豆专用肥4500—4800kg/hm2。整地时施足底肥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肥料和种子应保持3—5cm距离以保证出苗率。

大豆22.jpg

3、大豆播种时间及方式

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科学选择,避免过早或过晚播种影响大豆出苗率。机械播种可提高效率,实现播种、施肥、覆土镇压一体化,行距宜为60cm,控制播种量。人工点播时,播种深度应为3—4cm,并确保覆盖土壤以保持水分和养分。

4、大豆的田间管理技术

①播种后,种植户需检查大豆发芽情况,缺苗时应迅速补栽或补种,并浇水以提升成活率。同时,应在大豆长出3-5片叶时进行间苗和定苗,保留健康幼苗,去除病弱苗,确保苗齐苗全,及时处理双苗现象以避免养分和水分竞争。

②大豆出苗后应浅中耕或片趟犁一次,以增强土壤透气性。间隔25至30天后进行第二次中耕,以避免土壤板结和减少水分蒸发。常见的除草方法有人工除草和化学药剂除草,人工除草有助于减少土壤和生态环境污染。对于严重杂草,播种后出苗前应进行封闭除草,可使用乙草胺或都尔乳油等化学药剂,按推荐剂量兑水喷洒。使用化学药剂时,应精准用药,根据田间主要草害选择合适配方和用量,如禾本科杂草可用精喹禾灵乳油和烯草酮乳油喷雾防治。

③科学灌溉,大豆播种后,若土壤墒情差,需及时喷灌或滴灌以保出苗整齐。苗期若无严重干旱,避免过度浇水以防植株徒长和倒伏。开花前3—5天灌溉,控制水量以适宜土壤持水。开花结荚期要灌溉和施肥,满足养分水分需求。生长后期遇干旱要及时灌溉,大风时避免灌溉,多雨时排积水。

大豆11.jpg

④科学追肥,根据大豆生长阶段合理施肥,关键时期包括苗期、花粒期和鼓粒中后期。苗期要观察生长状态及时补充肥料,土壤差的田块可追施尿素75kg/hm2。花粒期是籽粒形成关键,施用尿素约150kg/hm2。鼓粒中后期通过叶面喷肥,如尿素7500g/hm2搭配磷酸二氢钾3000g/hm2及微肥,或钼酸氨375g/hm2加硼砂1500g/hm2,下午喷洒,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⑤化控,在大豆开花初期,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施用30%矮壮•多效唑450—750mL/hm2,兑水225kg/hm2均匀喷雾。这有助于缩短大豆节间长度,促进开花结荚。对于长势旺或种植密度过大的大豆,可适量增加用药量;长势弱的大豆则减少或不用药。

5、及时收获和贮藏

针对大豆收获,应选择人工收获或者机械设备收割的方式,严格控制好收获时间,通常在露水没干时进行人工收获,露水干燥之后选择机械设备收割。为了减少对大豆荚粒的损害,要配备大豆专用收获机械。在大豆收获完成之后,还要做好贮藏工作,控制好大豆中的含水量,否则会导致大豆出现发霉和虫害,不利于大豆留种。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种子世界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800@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ZZSJBJB.CN 种子世界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