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种子世界编辑部官方网站!
种子世界编辑部
Forestry planting
林业种植
林业种植 您的位置: 首页 > 林业种植
关于林业中几种常用育苗方式及苗期管理策略实施的深度探讨
2025-07-26编辑:作者:徐淼 刘秋芝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受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影响,大量林业资源被过度开发和利用,林业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大量林木生长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循环演进造成严重负担,面对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问题,亟待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来改善当前林业生态环境质量。建设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发展林业产业,通过林业育苗技术、苗期管理等方法,就成为现阶段最为主要的工作难点,本文研究分析这一点,对于缓解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构建安全稳定的林木生长环境,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作用。

1林业育苗技术

1.1选地

合理选择苗圃土地,土地质量直接影响育苗苗圃质量,必须严格把控土壤土地质量,对林木育苗区环境质量进行实地勘察和质量检测,对比分析各项检测数据结果,优先选择土壤条件优良、太阳光照充足、给水排水便利的地理区域,将其作为林木育苗区。林木育苗苗圃土地选择合理,创建安全稳定的林业育苗环境,为后续林业育苗工作创造便利环境条件,有利于充分发挥出现代林业育苗技术实践应用优势。

1.2土壤改良

在林木育苗中,对土壤进行改良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土壤是树木的生存之本,其品质决定着树木的成长潜能及生存能力。所以,采取合理的土壤改造措施,才能使林地变得更加肥沃,为树木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条件。近年来,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在林木育苗过程中,各种土壤改良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农田中加入一些微生物菌剂,就能够很好地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其持水、保持养分的能力。施用微生物菌剂后,可明显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微生物种群,促进树木生长。另外,加入适当的土壤调理剂,使土壤pH值达到均衡,改良后的土壤酸碱度基本保持在适合树木生长的水平,促进树木更好地生长发育。除生物技术外,物理手段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比如翻耕松土、增加有机质,使其透气透水,增强持水性能。经过翻耕、松土等措施,为树木的根系创造了较大的成长空间,有利于树木生长发育。

1.3种子催芽

第一种方式为热水诱导,即将苗木种子浸泡于8090℃热水中,筛选出漂浮在表面的种子,滤除未膨胀的苗木种子,重复上述步骤。经过挑选之后,将这些发泡的种子储藏在木质箱子里面,上面铺上草席,经过两天后,当种子全部晾干时,即可开始播种。第二种方式为暖床催芽。这种方法是依据苗木实际播种面积,选用合适的长方形土坑,并有充足的光照。先在底部铺设一层砖,在上面覆盖草席,用木板、薄膜等密封,用铁钉钉牢。将种子置于薄膜上面,夜间用草席覆盖,早晨取下,翻动一遍到两遍。在培育过程中,重复上述操作,直到90%以上的萌发后,即可开始播种。第三种方式为温水催芽,把苗木种子放入40~45℃温水中静置8个小时,把所有苗木种子都放入木板室内,上面铺上草席,并确保温度为20℃,湿度控制在60%左右。在催芽的时候,要特别注重清洗种子,在浸泡的时候要适时更换水,一般一周后,树苗种子就能出芽。在此期间,如果没有发芽,则可对温、湿度进行调整。

1.4容器育苗

伴随着造林规模不断扩大,容器育苗是一项重要的育苗方式,就是将容器与幼苗一同放入林区,该技术很适用于大规模作业、适应现代化林业发展需要。容器育苗环境是温室,外界环境因子对其影响较小。采用一器一苗的方法,能让营养成分更好地被吸收,从而达到提高苗木成活率的目的。容器类型很多,大致可分为纸钵和泥炭容器,以及使用特殊化学材料制成的塑料袋、营养杯等,根据育苗体积不同,分为圆柱形、方形和三角形。在培养过程中,对营养土选择、播种、浇水、温湿度、施肥等多个环节都有特别的需求,因此,必须对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的控制,充分利用其优点,确保种子育苗质量。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洗干净容器,用水冲洗杂质,再让其自然干燥,再把已被处理过的容器置于苗床中,以便进行统一管理。第二步是装入营养土,在保证了容器干净整洁之后,要为种子提供足够的营养。林地的土壤养分丰富,矿质元素丰富,因此应选用林地土壤作为营养土。第三步是精心栽培。为确保树根直立性,可采用假栽方式,即在不干扰养分吸收情况下,通过人为干预,防止出现窝根和露根的情况。

1.5播种育苗

播种时间是很关键的,一般要结合本地的自然气候情况确定播种时间,通常是在4月中旬,这个时候的温度、温度都相对稳定,可以确保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存活率。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按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作业方法,如在大面积作业时,应采取机械化作业如果地块面积不大,则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可采用手工播种方法。其次,育苗密度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如依据浇水条件或树木喜好、气候条件等,可选择矮床或高床或垄作等模式。在轻壤质和砂质土地上,适宜进行早播对于土壤性大、地下水位高、种子休眠时间较长、易受晚霜伤害的树木,不宜过早播种。大颗粒种子适宜采用条播和点播方式,中等粒种子适宜条播,小粒种子适宜采用撒播或宽幅条播方式。

1.6扦插育苗

扦插育苗方式有很多,比如在硬质扦插中,选择一年多的树木,保证没有虫害,长势很好。经过定向的培养之后,就可以扦插到繁殖床,让幼苗在一定时期内完全符合扦插要求,选择一些长势较好的枝条进行培育,从而最大化地提升种苗存活率。操作过程中须注重以下几点在对枝条进行修剪的时候,要确保修剪的地方没有被周围环境所污染。扦插后有效地保证水分含量稳定的,保证扦插枝条适宜的生长条件。比如在嫩枝扦插中,夏天种植的秧苗,截去适当的枝长,一定要防止过长过短而受到外部环境恶劣因素影响。因此在扦插后,要加强养护,尽量减少外部环境对枝条产生的不良影响。

1.7分殖育苗

以林木的某一部位为原料,进行大面积栽培,通常采用的是树种的营养枝条,或者主要枝条。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不需要额外挑选种子既能减少投资,又能提高苗木成长速率,缩短苗木生长周期,节省人力维护成本。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分殖育苗对技术要求较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在杉木中,通常选择1~2年根须部树枝扦插,此时的枝条长势最好。碰到干旱沙地,要扎得更深,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吸取土壤中的水,当碰到多水的地方,要扎得浅一些,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树木根系,确保其成活。 

2苗期管理策略

2.1间苗、定苗、补苗

间苗,就是将过密、弱、病残、长势差的苗木剔除,以增强苗木之间的通气、透光状况,促进其生长。间苗通常是在早期阶段进行,这样可以防止树木过于拥挤,争夺养分,避免其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在进行间苗时,要注意保持适宜的种植密度,使其充分吸收光照、水分和营养物质。定苗就是在苗木成长至某一时期,除去长势较弱或有病虫害的苗木,只保留健壮、高质量的苗木。定苗一般是在苗木达到某一株高的时候完成的,通过定苗可以加快生长发育,保证其品质。在定苗期间,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定苗。补苗是除去病虫害、干旱、人为破坏等引起的弱苗、病苗和死苗,并及时补苗。一旦出现缺苗现象,应立即补栽。在补种时,应注意选用与原有品种、规格完全一样或接近的新苗,以确保苗圃的均匀性与一致性。总之,进行适当的间苗、定苗、补苗,能有效地改善其生长发育条件,在此基础上,要合理密植、合理整形、合理施肥和加强病虫害防治,构建安全稳定的树木生长环境。

2.2灌溉

苗木需水量受苗木品种、生长时期和天气状况影响。在灌溉方面,要针对不同品种的不同要求,进行适当的灌溉,以确保其正常生长。第一点是要选用适宜的灌溉方法,主要有喷灌滴灌沟灌等。采用喷灌技术,可实现大面积灌溉,节水效果好,水量分布均匀;采用滴灌技术,可实现行间灌溉,节水省工,适应性强。适宜的灌水方法可以增加灌水效果,并能为树木正常生长提供充足的水源。第二点是选择适当的灌溉时机。依据苗木需要、气候变化、土壤湿度等决定。在生长旺盛期,高温干旱季节、土壤干旱期间,要适时浇水,以满足树木需水量;土壤湿润、多雨季节或幼苗长势较弱的时候,要尽量少浇甚至不浇,否则会引起积水,或者导致树木生长太快,挤占生存空间[3]。第三点是确保供水水质。良好的灌水条件对树木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选择灌溉用水时,要以地下水、河水和湖水等水质良好的水源为宜。对含有大量盐分和重金属污染的水体,必须进行净化和治理,避免影响灌溉效果。第四点是选择合适的灌溉频次。灌溉频次是根据苗木需要、土壤湿度、气候等条件来调节的。过多的灌溉会造成树木生长旺盛,抗性下降;灌溉频次少,会对树木生长发育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2.3施肥

在这个过程中,要留床苗施肥,完成之后,要将树木成长状况进行记录,然后根据成长状况确定下一次的施肥时机。通常一周内要进行两次施肥,在施肥过程中,肥料的比例是非常关键的,不同树木需要的营养是完全不相同的,肥料的比例也是不相同的。在进行肥料施用之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配比,以保证满足树木生长所需营养。例如马尾松用磷、氮、钾肥的时候,其施肥比例为1.56%、2.39%、0.24%pH要保持在0.6。又如华山松,初期不能使用颗粒肥料,选用硝酸二氢钾铵,浇灌0.2%的稀释液。总之,要结合具体实况选择相应的施肥方法,以切实保障施肥管理效益。

2.4松土、除草

通过松土能有效地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其透气、透水性,对幼苗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疏松的土地也能清除一些潜伏于地下的野草种子、害虫,从而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一是要依据土壤紧实度、苗木生长状况和天气状况来决定疏松时间。当土壤变硬,幼苗生长缓慢,或在降雨量较少的时候,要及时松土,以利于幼苗生长;雨季或太湿润时,为防止水土流失,要尽量控制松土次数。另外,松土厚度也不能太大,否则会伤及幼苗根部。一般情况下,疏松度以5~10厘米为,太薄不利于改良土质,太深会对幼苗根系造成伤害。同时要掌握好松土除草介入时机,防止在刚刚出土就进行翻松,以免对苗木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有效地防治杂草,保证树木正常生长,可采取如下方法进行除草第一种是采取化学除草方式,为了防止对树木生长发育、土壤造成危害,需要针对不同种类的杂草进行选择,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比如拿捕净药剂,适合于乔木、双子叶树种等,对牛筋草和狗牙根等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比如果尔药剂,适用于大面积的侧柏、樟子松等,对畜牧业和自然环境的危害较少。清除杂草时,要掌握好时间。在播种期进行化学防治,可达到预防效果。在萌芽期选择危害较轻的草铵磷,可以达到较好的除草效果,且对幼苗生长没有不利的作用。为了防止杂草和树木之间的养分竞争,必须在幼苗期进行除草,并将药剂放入土层,有效控制杂草生长。第二种是采取生物除草方法。采用动物或微生物方法,对林木生长干扰较少,但要结合树种和杂草特点进行选择。在使用动物除草方式时,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全面监控,以免对幼苗造成伤害。在使用昆虫除草方式时,用杂草汁液培育木虱,明晰其取食目标,进行定向投放,以去除杂草。

2.5病虫害防控

第一个方面是加强病虫害监测与早期诊断。应用以遥感、图像分析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可有效地提高种苗病虫害治理效率与精度。遥感是利用卫星和无人机携带的传感器,进行大范围监测,获取树木长势信息。其中包含叶子颜色变化、生长速率等生长信息,也可以监测到有可能受到病虫害影响的生理特性。图像分析可藉由高精度影像,监测每树木,获取其细小的病虫害生理特性,如斑点、枯萎、畸形生长等。经过专用的计算机处理后,可以对具体的病虫害进行分类,以达到对病虫害的及早监测和诊断。该方法不但实现了对病虫害的及早监测和诊断,也能够基于历史信息,明晰病虫害出现的模式和条件,预估有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为相关林业管理人员进行病虫害防控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信息,如通过调整灌溉、改变施肥或采用生防手段,实现对树木的保护,保证树木生长和总体存活率,提高种苗的生态适应能力,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促进其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个方面是整合病虫害防控方法。采用生物防治与适当的药剂防治相结合,既可达到对病虫害的有效控制,又可使生态环境与树木健康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生物防治是利用天然的调控机理,通过引进某种害虫天敌或微生物等手段,达到抑制传播媒介的目的。 

总之,林业育苗工作是营林工作的基础,林木种苗质量直接影响营林作业成效。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好林业育苗工作十分重要,同时要加强苗期管理。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当的对策,持续完善林业育苗技术,按照林业生产标准进行苗期管理,使林业生产工艺得到进一步改善,以此推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种子世界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800@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ZZSJBJB.CN 种子世界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