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和油菜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水稻种植以双季稻或单季稻为主,油菜种植则以旱地为主。在水田中单一种植水稻,会对土壤造成严重影响,也会降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育苗移栽是传统的水稻栽培模式,具有成本高、劳作量大、种植效率低等缺点,严重制约着水稻种植产业的发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采用稻油轮作种植技术,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
1种子的选择与处理
桐梓县位于我国贵州省北部,隶属于遵义市下辖县,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性气候,降雨量充沛,且天气闷热,干湿季节性明显,无霜期长,春季暖和,夏季多旱,冬季无严寒,因此适合大面积推广稻油轮作种植模式。在水稻和油菜品种的选择过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目前,适合在桐梓县种植的水稻品种有宜香优2115、泰优808等,适合在桐梓县种植的油菜品种有黔油早2油研2020、黔油32号等。上述品种都具备抗病虫害能力强、抗逆性强、适应能力强的优点,也是实现绿色、高产、高效种植的关键所在。要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不同水稻品种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其生物特性诸如水分、土壤肥力、适应温度、适宜湿度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在选择水稻品种时,农户可以将政府相关部门推荐的优质品种作为第一选择。对于油菜品种的选择而言,抗旱能力强、优质、抗倒伏、便于机械化收割的品种应优先考虑。选择优良油菜品种有以下好处:不易受病虫害的威胁,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可以降低病虫害防治成本,增加经济收入,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确保高产、稳产。
在种子选择工作完毕后,还需要分别对水稻与油菜种子进行处理。在处理水稻种子的过程中,农户可以将其在阳光下晾晒,确保摊铺均匀,定期使用工具搅动,应注意动作幅度,避免水稻种壳被破坏。在晾晒完毕后,还可以运用物理消毒法,将水稻种子浸泡在热水或杀菌药剂之中,并在药剂中兑入一定量的水,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实现杀菌、消毒。还需要对种子包衣进行科学处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病虫害的威胁。在处理油菜种子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将其晾晒三至四个小时并放入温水中,等到油菜种子催芽后才可正式播种。
2施肥管理
在播种完毕后,施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要想提高施肥的合理性,就需要采取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等方式,适当地增加施肥频率,促进化肥利用率的提升,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力度,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实现经济效益与农产品质量的双赢。
第一,水稻施肥。最好选择无公害的农家有机肥,种植出更加绿色、优质的水稻。首先,施基肥。水稻基肥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以铵态氮肥为主,该基肥的作用是可以使秸秆的腐烂和分解速度更快。也可以使用复合肥,但是由于其浓度较高,水稻幼苗可能会被烧死,所以要先和浓度为17%的碳酸氢铵混合在一起使用。其次,施加分蘖肥。首次施加分蘖肥时,应分期施用,通常在插秧后三天,施肥时需要和化学除草剂混合使用,促进施肥效果的提升。第二次施肥要选在水稻秧苗插入后的十至十五天内,应选择搭配浓度为46%的尿素混合在一起使用。最后,施加叶面肥。这种肥料能够起到有效弥补秧苗根部养分不足的作用,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使水稻根系变得更加粗壮。到了生长后期,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加强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避免水稻早衰,从而进一步提升其产量。通过上述分阶段施肥,实现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养分均衡,生长速度适中,避免后期出现早衰,为水稻的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油菜施肥。要想提升油菜的产量与品质,施肥工作必不可少。需要选择合适的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在一起使用,并辅以硼肥。具体施肥方式如下:首先,在正式播种整地前,使用浓度为45%的三元复合肥40千克左右,外加浓度为21%的固态硼肥0.5千克作为追肥,农户应根据实际生长情况适当调整施肥量,如果使用机械播种方式,可以进行一次性施肥。其次,在施肥的过程中,应以有机肥为主,每亩使用1000千克左右的腐熟农家肥。最后,在油菜开花期来临五至十天之前,每亩喷施浓度为15%的速溶硼肥1.5千克,可以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使其籽粒更加饱满,品质更高。
3水稻田间管理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于水稻种植之中,田间管理工作也不例外。政府相关部门应向广大农户传授现代农业知识,使其深刻认识到科学生产的重要性。还应积极鼓励农民使用现代农业机械,并为其提供财政补贴。种植户要做好整地工作,有效提升种植地块的平整性,使土壤变得更加细碎,以激发其种植潜力。与此同时,在进行整地的过程中,需要清理田地间的垃圾,包括碎石、杂草,确保田地干净整洁,同时做好开沟排水准备工作。在秸秆还田之后,控制好水田中泥浆的深度。在进行整地的过程中,应兼顾好耕地表面的平整性和完整性,同时要管理好浅水层,关水沉淀一至两天,能够有效促进秸秆腐烂。农户要尽可能合理地进行早栽,早栽的一大优势是可以使秧苗返青的速度加快,满足秧苗在发育过程中对光照的需求,以加快水稻的生长发育速度。在水稻栽培育种过程中,通过翻动土壤的耕作层,加快土壤深层的熟化速度,使得其中的粒状结构更加灵活、松动,使土壤得以充分地接触空气,内部微生物变得更加活跃,产生的有机质分解速率更快,增强土壤肥力,加速吸收其中的养分。经过实验论证后可以得出结论,为了增加水稻生长中的营养物质,规避水稻幼苗的病虫害威胁,应确保田间管理的合理性。
4油菜苗床管理
在正式播种十五天之前选择好苗床,所选地块应具备土壤肥力强、取水方便、光照充足、风力较小等特点,以便于后续移栽工作的开展。按照“三精三一”的标准选择苗床,开沟作厢长度为两米左右,沟宽在一米以内,苗床的翻耕深度为15厘米左右。每亩耕地需要施加适量的高品质化肥,在翻地时,应混合均匀搅拌土壤,之后挖沟作厢,宽度为一米。在正式撒种之前,每亩地应施加适量的有机化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洒水量,确保苗床的湿度满足油菜幼苗的生长需求。
5病虫害防治
在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尽量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同时大力推广新型自走式植保机、植保无人机、多功能静电喷雾器等新型植保器械,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投入成本,达到节本、农药减量增效的目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第一,水稻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三虫二病”,即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兼防稻蓟马、三化螟等。
第二,油菜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油菜菌核病、霜霉病、菜青虫、蚜虫等,结合实际做好杂草防控工作。油菜的杂草防治工作主要是做好封闭除草,苗后应选用油菜专用苗后除草剂。采用半机械化播种方式,播种完毕后要及时进行人工喷药,对于全程机械化的,可在播种时同时喷施。农药可选用高效安全、浓度为50%的乙草胺,其用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
综上所述,通过对稻油轮作种植模式的合理应用,可以实现提高土壤肥力、防治病虫害、清除杂草、丰富土壤养分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治理目标,还可以促进水稻、油菜产量得到大幅提升。在稻油轮作种植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户获取了更高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本地农业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除此之外,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为本地稻油轮作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