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种子世界编辑部官方网站!
种子世界编辑部
Follow Today
今日关注
今日关注 您的位置: 首页 > 今日关注
迈向高产:小麦绿色栽培实用技巧
2024-05-23编辑:作者:邴智圣 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MiMouseShot20240523204253.jpg

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传统种植技术最为本质的区别就是,在小麦种植过程中主要应用无公害绿色种植技术和手段,引进先进绿色的管理理念,生产出无公害、无农药残留的小麦作物。利用绿色栽培技术能够改变传统的农作物种植观念,促使农业生产者积极使用高效农业生产用具,节省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1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整地

首先,应该采用深松翻耕的方式进行处理。该阶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土壤更加松软,同时有助于土壤对水分和养分进行贮藏,为后续抗旱保墒这一环节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深松翻耕主要是对土壤中残留的一些有机物和上一茬种植农作物残留下的秸秆等进行深层掩埋,使得土层能够得以疏松,减少土壤承受的压力,避免其他残留物质与小麦进行竞争,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还能够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实现良好“呼吸”,使得一些好气性的微生物能够更加自如地释放小麦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

其次,在对小麦进行种植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少耕免耕这一原则。大部分小麦种植区域都会采用铧式犁进行耕翻操作。

种子处理

小麦播种之前,应该先做好小麦种子的处理工作,通过前期处理提升小麦种子质量,促进其高效高产,同时还具有一定防治病虫害、提升免疫能力的功效。通常情况下,使用饱和盐水法,将小麦种子当中较为干瘪、坑洼不平、不圆润饱满、病虫害粒以及受到机械磨损的种子去除,提高种子的净度,避免不良种子在种植之后对优质种子造成影响,影响最终的产量和质量。选种完成之后应该采取药剂拌种的方式,选择高效低毒的专用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针对种植区域较常发生病害和病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地块,用2%戊唑醇按照总值用量的0.1%~0.5%或15%三唑酮按照种子用量的0.15%的方式进行拌种处理。针对地下病虫害相对较为严重的地块,则可以用40%甲基乙硫磷乳油或35%甲基硫环磷乳油,根据种子实际数量的0.2%进行药剂拌种。将上述药剂放在物质喷雾器中加水稀释处理,混合均匀后边喷边搅拌,全部均匀喷洒结束,需要闷5h左右,时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把控,待晾干之后进行播种[2]。

适时播种

要想提升小麦的出苗率,培育优质小麦,促进其提质增产,就需要事先确定科学合理的播种日期。在实际的种植过程当中,应当对种植地区的地质条件、天气情况等生态环境进行分析,避免播种期间遇见极端恶劣天气,确立种植制度,再结合小麦的品种、生产性能等各项条件确定播种时间。

对于天气较为炎热、易出现干旱状况的地区,需要将播种时间控制在9月下旬。针对这一地质情况,小麦每亩的播种量应该控制在9kg左右。在确定播种期限的时候,每推迟一天进行播种,都需要增加0.5kg的播种量,这样能够在根本上确保种植田地中的小麦种子数量达到标准需求。

对于气候条件较好、雨水补给充足、土壤较为湿润的地区,则可以适当延长播种日期,基本控制在10月上旬左右,最晚不应当超过10月中旬。在对小麦进行播种的过程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使用精量播种机一次性完成种植、播种以及镇压的全过程。在进行播种之前应该对播种期间需要应用到的各项设备性能进行检查,调整设备数据及精准度等,确保耕作和耕种的宽幅和播种的深度都能够保持在一致的状态下,避免出现重复播种或者漏播的情况。

MiMouseShot20240523204318.jpg

2优质小麦田间管理

耕作方式

在对小麦进行种植与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采用精细化管理措施和耕作方式,切实提升小麦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和抵抗力,避免受到病虫害侵袭,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精细化耕种与管理在小麦催熟环节中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小麦结出较为饱满的麦穗,增强小麦对于土壤和使用肥料中养分的吸收能力,保障小麦茁壮健康生长。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应该尽量采取精量化播种的方式,对小麦单位种植面积的实际播种量进行高效控制,合理使用化肥以及根据小麦生长情况进行灌溉,提升小麦对于土壤中养分的吸收能力,促进营养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这一播种方式对于土壤中肥力和水分的要求比较高,同时对于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气候环境、周围生态环境、土壤结构等也有着一定要求。

合理管控

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管控,采用适合的田间促控方式。种植时间相对较晚的晚茬麦田可能会出现土壤温度不足、难以满足小麦生长需求的情况,进而对小麦的健康茁壮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这时,应该将“促”作为田间管理的主要手段。对于墒情较差的土壤地块,应该采用均匀种植的方式,在最大限度上确保小麦全部出苗,且出苗较为均匀。根据小麦出苗情况进行灌溉水源补给,适当用锄头翻耕两遍以上,促进小麦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出苗。对于墒情较好的土壤地块,就可以采用晚播弱苗的方式进行种植。冬季到开春之前尽量不进行追肥浇水工作,避免对地温产生影响,导致其温度降低,进而影响小麦出苗率。可以用锄头进行浅层翻整,共翻整3次,以松土、保墒的方式增加土壤温度,确保小麦能够尽早出苗[3]。

针对小麦生长异常旺盛这一情况,也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的控制。需要在入冬之前做好抑制小麦幼苗迅猛增长的情况。通常情况下,会采取镇压器镇压、深中耕相结合、先中耕再镇压等方式对小麦生长情况进行管控。同时,上述方法还具有压实土壤、保护小麦不受冻害影响的良好作用。

土壤选择

土壤中的营养和水分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必需品,土壤条件过酸或者过碱、硬度过高或者过低都将对小麦的生长状况、质量、产量以及口感等多项因素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

在使用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进行种植之前,应该先对小麦的种植环境进行考察,保障土壤中的养分能够满足小麦的实际生长需求,并且储存水分的性能也比较好。可以通过施加化肥和耕地对土壤的疏松程度进行干预,丰富土壤中的矿物质含量。较为疏松的土壤能够为小麦生长提供更加优质的环境,实现绿色小麦健康生长,进而提升小麦的种植效率、质量以及产量,实现小麦高产的培育目标。因此,农业种植户应该提升对土壤环境的选择和重视程度,采用适当的手段对土壤质量进行改善,为小麦生长提供更加优质的环境。

MiMouseShot20240523204354.jpg

苗期管理

当小麦出苗之后应该对小麦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点观察,对于缺苗较为严重的区域,应该及时进行补苗处理,确保与先前种植的小麦同一品种,提升小麦的出苗率。对于田间湿度较大的区域,可以从稠密区对小麦幼苗进行移栽处理,补充稀薄区的麦苗。补苗环节结束之后,应该根据小麦生长的实际情况进行局部灌溉。小麦生长期间应该进行严格的田间管理,避免小麦生长状态出现问题影响到越冬。根据田间墒情,可以选取适合的时间进行一次越冬灌溉。春季小麦将会进入到返青阶段,需要结合田间墒情适当灌溉,并且对灌溉水量进行把控,避免造成小麦疯长,影响整体生长状态。

苗期生长阶段,需要根据小麦的实际生长情况对其追加化肥,针对群体生长较弱的麦田,可以适当追加尿素。至于小麦生长较为旺盛的区域,则不需要对其追加化肥或者过度灌溉。春季小麦较容易出现晚霜冻害的情况,尤其在小麦经过拔苗的前后期,很容易受到晚霜的威胁。针对这一现象,在对小麦进行栽培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壮苗培育,通过对麦苗进行适当的浇水施肥,提升小麦对于恶劣环境的抵抗能力。当出现较为严重的低温冻害时,可以选择在小麦叶片上喷洒磷酸二氢钾和生长调节剂的方式进行处理,其在防止低温冻害方面能够发挥重要成效。

小麦绿色种植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对小麦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理念,引导农民学习绿色种植思想观念。从选种育种到播种、田间管理等都需要制定一套完整且高效的绿色管理措施,确保小麦种植工作能够跳出传统种植模式,不再对农业化肥过度依赖,充分实现绿色高产。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种子世界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800@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ZZSJBJB.CN 种子世界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