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种子世界编辑部官方网站!
种子世界编辑部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ests and diseases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 您的位置: 首页 > 病虫害防治
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病害以及防治技术
2024-06-28编辑:作者:刘东华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1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斑病.jpg

图1 玉米大斑病

玉米小斑病.jpg

图2 玉米小斑病

玉米大小斑病能够直接影响玉米年产量的提升,一旦玉米的茎、叶片、穗等部位出现明显的椭圆形、纺锤形或长方形病斑,颜色为灰褐色或黄褐色,这就意味着发生玉米大小斑病,这对于之后玉米的正常生长有着非常直接的阻碍作用。严重时甚至会在玉米生长到苞叶以及叶鞘时,威胁到玉米的生长。如果农户玉米种植区域内的湿度较大,玉米大小斑病的范围会随之扩大,出现类似于霉状物的黑灰色物质,玉米叶片出现明显的发黄、枯萎问题。通常情况下,玉米大小斑病发生在18~25℃以上的多雨季节。

在玉米种植工作开始之前,农户应该尽量选择抗病性能较强的品种,并在播种工作开始之前对其开展包衣、晾晒等处理,以提高玉米在生长阶段对于各种病害的抵抗能力。在玉米种植阶段,应该严格控制病源体的出现,尤其在田间管理工作中,一旦发现有玉米叶片出现病斑,就应该及时将其摘除,并施撒一定的磷肥,这样也就能够强化田间管理工作的效能。在玉米大小病斑问题出现之后,农户应该积极加强对化学农药防治技术手段的应用,使用500~600倍的品润,每半个月喷洒一次,连续喷三次,就能够为之后玉米大小斑病症的控制提供基础保障。

2玉米黑粉病

玉米黑粉病.jpg

图3 玉米黑粉病

玉米黑粉病是由玉米黑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该病害在玉米生长阶段对于其植株地上组织和器官有着非常直接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茎、叶、花、雄穗、果穗等层面的啃食。通常情况下,玉米在苗期患黑粉病的概率比较小,随着玉米的不断生长,这一病症会在玉米抽穗后逐渐出现,玉米受害组织因受病原菌刺激而肿大成瘤。在玉米拔节前后,如果叶片上开始出现明显的病瘤,尤其是在叶片中肋的两侧发生,这也就表明玉米黑粉病已经出现,会对玉米后续的生长效率带来更为直接的影响。

对于玉米黑粉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农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展开更为详细的论述。第一个角度就是加强对农业的管理与控制。积极选择更适合所在地区的玉米种子类型,并且在播种工作之前加强对玉米黑粉病抗病性能的分析,能够为现阶段我国玉米年产量的提升提供相对完善的基础保障。与此同时,农户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病原体的有效控制,这样也就能够保证玉米植株感染黑粉病后,立即拔除或割除病瘤并将其带出田间销毁。在玉米幼苗期,黑粉病的出现很难被发现,只有经过仔细诊断以后,才能够掌握玉米植株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而有效减少病原体的出现。农户还应该在栽培管理工作中,加强对不同阶段玉米养护工作的分析,进而促进玉米生长效能的提升。另外,在播种前、出苗前、抽雄期等阶段,加强化学药剂的合理使用,也是保护玉米正常生长的主要方法之一。

3玉米褐斑病

玉米褐斑病.jpg

图4 玉米褐斑病

玉米褐斑病主要危害玉米果穗以下的叶片、叶鞘,发生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玉米叶片出现局部或全叶干枯的现象。玉米褐斑病的出现会使玉米叶片出现不明显的浅褐色斑点,与玉米大小斑病有着一定的相似性。随着这一病症的不断侵蚀,玉米叶脉中的病斑会随之扩大,进而威胁到玉米的正常生长与发育。玉米褐斑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其在高温高湿季节的发病率极高。

农户为有效改善玉米生长过程中玉米褐斑病症的出现,应该加强对其防治技术手段的有效应用。在玉米生长到4~5片叶片时,玉米褐斑病的出现概率是比较大的。为有效预防这一病症的出现,农户需要使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进行叶面喷洒,以保证预防工作的全面推进。农户在对玉米合理追肥的工作中,需要通过适时浇水、中耕除草等工作方式,减少玉米种植工作中的不合理因素。

4玉米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jpg

图5玉米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害,在玉米生长阶段对于玉米的叶片、叶鞘、苞叶、根茎等都会造成比较直接的影响。在整个玉米生长阶段都可能发生玉米粗缩病,苗期感染是比较常见的。当玉米感染这一病症后,植株在5~6叶片的位置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当玉米幼苗受到粗缩病危害时,其叶片颜色会更深,根系少、节间粗短、矮化、心叶不能正常展开。如果治理不及时,种植区域内玉米的生长质量就会受到影响。

在具体的玉米粗缩病防治工作中,农户应该从不同的层面改善以往玉米生长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积极加强对地区范围内土壤质量监测、天气预报等工作内容的重视,可以保证在之后玉米生长过程中其自身生长效能与优势的充分体现。详细监测周围空气、环境质量等,能够在玉米粗缩病容易出现的季节采取更加科学的预防手段。选择良好的抗病品种、调整玉米播种时间、清除天气中的杂草、加强田间管理等都是现阶段玉米粗缩病农业防治的主要手段。另外,也应该从药剂拌种、喷药杀虫等方式的帮助下,保证玉米生长阶段化学防治方法的全面推进,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玉米产量的全面提升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保障。进一步加强对瓢虫、寄生蜂、蜘蛛和线虫等益虫的引进,可以将引起玉米粗缩病的灰飞虱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玉米在生长阶段出现不合理的现象。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种子世界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800@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ZZSJBJB.CN 种子世界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