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种子世界编辑部官方网站!
种子世界编辑部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ests and diseases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 您的位置: 首页 > 病虫害防治
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菌核病?
2024-06-04编辑:孙红娇作者:欧阳生根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1、油菜菌核病

菌核病1.jpg

油菜菌核病病原

油菜菌核病主要是因为受到了子囊菌亚门核盘菌的感染。此种病菌属于越冬越夏以及不良环境的休眠体,防治起来十分棘手,在对油菜进行感染时,无法有效推断出是否感染了病原体。菌核病的形状是不规则的状态,菌核表面呈现褐色,内部则为粉红色,在合适的环境下会产生囊孢子和菌丝,这也是感染油菜的主要源头。菌核病产生的菌丝呈现白色,并且存在很多的分支,当油菜在生长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出现伤口、孔洞时,菌核就会迅速进行感染,在油菜细胞中快速蔓延。当油菜受到菌核病的感染后,叶片会呈现出黄褐色的水渍状,随着感染程度的加深,形状会逐渐扩展为长条形并存在凹陷,凹陷中间的颜色为白色,周围则是褐色,与其他健全组织之间有着明显区别,一眼就能辨认出油菜是否感染了菌核病。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条件

菌核病的发生也是存在一定条件的,首先菌核形成的温度一般在5~30℃之间。形成后的适宜生存温度为14~25℃。并且在湿度较高的地方,其成活率会大幅提高。根据科学实验统计结果,相对湿度水平为90%时,菌核的成活时间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并且如果油菜的生长环境相对湿度水平高于80%,油菜感染菌核病的概率会大幅提升,对于已经感染菌核病的油菜,病害问题会更加严重。而相对湿度水平在60%以下,油菜发生菌核病的概率较低,所以针对菌核病的发生条件,需要加大油菜田间管理工作中的排水力度。除此之外,种植密度过大或者生长过旺出现倒伏现象,也会增加菌核病的发生概率。所以田间管理人员需要时刻注意油菜的生长环境,确保外部条件不会创造出适宜菌核病发生的适宜环境。针对透风性、光照度等进行严格控制。降雨量过多也会使菌核病的发病概率增加,特别是在油菜处于谢花盛期的重要阶段时,菌核病的发病最为严重。

菌核病3.jpg

菌核病的危害特征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主要受到气候条件、栽培管理、品种抗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菌核的生长条件,温度和降雨量是菌核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根据油菜实际生长情况及发病情况可以得出,温度因素是菌核病危害程度大小的关键点,而田间降雨量的大小影响着油菜在各个生长阶段感染菌核病的概率,因为过量的降雨与合适的温度十分适合菌核病的菌丝与孢子的形成。并且降雨量还会影响菌核病在油菜田间的传播速度。根据相关调查结果,当降雨量超过50mm时,菌核病原体的传染速度最快,降雨量低于10mm时,油菜的发病率最低。此外,地形、排灌、油菜生长情况也会影响菌核病的传播。播种不合理、田间管理无序、在同一块土地连续多年种植也会增加菌核病的发病率。而且根据年份不同,每年的菌核病发生程度也有所不同。例如今年江西省的春种油菜受苗期干旱与近期低温阴雨天气的影响,菌核病的发病期不仅提前了,见病范围也大于去年,病株率达到了1.2%~5.2%。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升高和雨水增多,更会导致病害扩大,需要各地植保部门加强对油菜的监测预警,及时进行有效防治。

油菜菌核病症状表现

油菜在生长过程中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感染菌核病,特别是在开花期尤为严重,并且其在不同阶段的发病症状也不同。田间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感染情况进行防治。首先如果油菜在苗期感染了菌核病,会在油菜的茎叶部位出现红褐色斑点,如不仔细观察是难以发现的,随着病害加重,茎叶部位的红褐色斑点会逐渐扩大,并逐步变为白色,这表明白色的菌丝已经开始腐蚀整个油菜植株,这种形态的油菜植株会开始不断腐烂,最终病死。处于生长期的油菜植株不会轻易感染菌核病,但是受外界环境或者人为因素影响而造成植株损伤,菌核病的发病概率会大幅提高,病原体会由植株伤口进入植株内部进行感染。首先会从油菜根部的茎叶开始出现水渍状斑点,颜色也是不容易被察觉的暗绿色,随着危害程度加深,斑点面积也会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叶片出现腐烂。并且最终还会影响种子的饱满程度、产量及出油率,使油菜的经济价值出现大规模损害。

2、油菜菌核病具体防治措施

菌核病4.jpg

做好品种与种子选择

对于油菜菌核病的防治,首先应从慎重选择油菜的品种和种子开始,要选择能够抵抗菌核病的优良品种,从根源上降低菌核病出现的概率。例如芥菜型种子就可以有效抵抗菌核病,需要相关农业部门及时进行推广,提高油菜种植的整体抗病水平。还要选择品质更好、产量更高的油茶品种进行种植。最好选择一些优质的已经试种过的优质品种。在播种前也要对种子进行筛选,将一些干瘪的种子进行筛除,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进行播种。种植人员可以使用低浓度的盐水对油菜种子进行筛选,上浮的即为质量差的种子。在播种前可以通过晾晒或者消毒浸泡来去除种子表面的病菌,降低油菜的发病率。

优化栽培措施与制度

上文提到过油菜栽种、移栽的标准化田间管理,在进行栽培前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措施来降低病害。例如,在进行种植时需要进行合理密植,并且根据油菜品种与当地情况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在病害流行时期应暂缓播种。其次在施肥时需要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在什么时期需要施用什么肥料,都需要预先进行明确,田间管理人员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追肥。并且要以有机肥为主要肥源进行施肥,尽量减少无机肥的施用。在春种前就需要对施肥计划进行合理调整,对氮磷钾等元素的供应要调整好其相关比例。施肥不合理,轻则油菜在生长后期会出现倒伏现象,重则会烧苗,使油菜植株枯死,或者会使田间的湿度水平增加,为菌核病提供适宜的流行环境。所以优化栽培措施与制度也是油菜菌核病的重要防治手段。

菌核病2.jpg

菌核病化学防治

菌核病的化学防治手段一般是使用合适的药物,在很多地区的油菜种植中,药剂防治还是主要的防治策略。药剂防治方法最适合用于油菜盛花期与终花期的菌核病的防治。使用药剂进行防治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需要病株率在10%以上,才能进行药剂防治。如果是在越冬阶段出现菌核病蔓延,则需要重点选择防治药物,在油菜幼苗生长的关键时期做好防治。例如江西省种植的赣油杂1009,在盛花期需要用适量脒鲜胺或50~100g多菌灵或菌核净,兑水后喷在花上和老叶上。若是旱地、重茬地,再加上盛花期遇高温高湿,第一次施药5~7d后需要再喷一次。在药物喷洒过程中,需要保持喷洒的均匀性,对发病部位进行重点喷洒。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遇到阴雨天气,喷药工作应该暂缓,最好选择在晴天进行喷洒,防治效果会更。

菌核病物理防治

菌核病的物理防治措施主要有两种,清理带有病害的叶片或者控制菌源数量。由于油菜菌核病属于弱寄生菌,初次被感染的位置通常是叶片,然后才会对油菜的茎根进行感染,进而引发倒伏、枯萎问题。所以可以在开花期对被感染的油菜基部位置的脚叶和老叶进行摘除,从物理角度来切断菌核病的传染途径。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种子世界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800@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ZZSJBJB.CN 种子世界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