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种子世界编辑部官方网站!
种子世界编辑部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ests and diseases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 您的位置: 首页 > 病虫害防治
小麦三大病害(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的危害与防治全攻略
2025-07-24编辑:作者:李金明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u=4203643882

①小麦条锈病的危害及防治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初发病时叶片上会出现淡黄色的小斑点,随后斑点逐渐扩大并形成长条形的鲜黄色病斑,病斑与叶脉平行排列,呈虚线状,形似缝纫机轧过的针脚,病情严重时条锈病也会侵害叶鞘和茎秆,形成类似的病斑,穗部、颖壳及芒上也会出现条锈病,影响小麦的正常灌浆,病斑后期表皮破裂,散出鲜黄色的粉状孢子,这是夏孢子堆,小麦近成熟时,在病部会出现较扁平的短线条状黑褐色斑点,这是冬孢子堆。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发现一片、防治全田,及时封锁控制发病中心,严防病情扩散流行,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0.5%~1%时,及时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推荐使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15~20mL,或者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50g,废水30kg进行甜圈喷洒,间隔7~14d使用1次,连续使用2~3次,注意喷到中下部叶片,加大药液量,确保喷透。喷后24小时内遇雨需及时补喷。

白粉病.jpg

②小麦白粉病的危害及防治

小麦白粉病主要侵害小麦的叶片,严重时也可侵害叶鞘、茎秆和穗部,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霉点,逐渐形成白色绒毛状霉层,颜色由白色逐渐变为灰色,后期散生黑色小点,即病菌的有性世代闭囊壳,病情严重时,从下部叶片到旗叶都会受到危害,严重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导致减产。适宜温度为15~20℃,低于10℃发病缓慢,相对湿度大于70%时,病害容易流行,4月份雨量较多、5月上旬阴雨连绵的年份,田间湿度大,极易造成病害流行,病原菌主要通过风力传播,可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发病初期推荐使用30%肟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者25%吡唑醚菌酯1500倍加43%戊唑醇1500倍液,用水量不少于30kg/667m2,确保药剂均匀覆盖,隔7~10d再喷1次,以增强防治效果。

u=4203643882

③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及防治

小麦赤霉病从幼苗到抽穗期均可发生,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土壤、病残体及种子上越冬,通过风雨传播,感染赤霉病后,减产可达80%以上,甚至绝收。苗期表现为幼苗枯死,随着植株生长茎基部出现褐色或黑色腐烂,严重时导致植株倒伏,秆部出现褐色或黑色腐烂,穗部表现为穗腐,整穗或部分小穗腐烂,严重时出现白穗,降低千粒重,影响产量。最佳防治时期为小麦的齐穗期至盛花期。抽穗期天晴、温度高,麦子边抽穗边扬花,齐穗期即可用药,抽穗期温度低、日照少,麦子先抽穗后扬花,宜在始花期用药。在小麦扬花初期至盛花期,可以选择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者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每隔7~10d喷1次,连续使用2次。遇到连续阴雨或长时间结露天气,赤霉病有流行的可能,喷药宁早勿晚,应抢雨隙多次喷药防治。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种子世界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800@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ZZSJBJB.CN 种子世界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