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学防治技术
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长时间使用某个地块会导致土壤结构改变,造成土壤抗病性能下降,遗留病菌和虫卵,在大棚蔬菜栽种后,影响大棚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实际防治过程中,要对症用药,根据病虫害的具体种类及特点,科学选择浓度、毒性较低的药物,控制病虫害进一步发展。尽可能在蔬菜发病初期,可湿性粉剂与水混合后进行喷洒。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多种药物轮换使用,并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流程进行农药喷洒,避免出现中毒事故。
2 物理防治
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类型的病虫害,不同的治理方法对应的病虫害现象不同。需要结合实际选用,科学规避病虫害。其中,物理防治是大棚蔬菜治理过程中常用的技术之一。物理防治能够利用物理防虫原理,使用防虫网阻隔黄板,诱杀害虫。在大棚中设置防虫网,吸引害虫后将其集中捕杀。防虫网采用聚乙烯材料,有强大的抗拉强度,耐热、耐腐蚀等。防虫网能够有效隔绝菜蛾虫、菜青虫、蚜虫等,能够减少蔬菜种植过程中的农药使用量。通常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防虫网规格为1.2m×1.5m,目数为23~26目,使用寿命可达到5年左右。除了防虫网外,还可以利用害虫生物习性,如趋光性、趋色性等。使用不同颜色的反射光,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使用色板诱杀害虫,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特殊光谱以及特殊胶质,如专用胶剂等,制成捕杀害虫的诱捕器。根据害虫种类不同,选择适合的高度悬挂色板,可以有效防治蚜虫、斑潜蝇等害虫,与其他方法比较,色板诱杀的方式更加安全环保。合理采用物理防治手段,能够吸引害虫,避免虫害大规模扩散。
3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手段能够保障大棚蔬菜生长品质。不同的大棚蔬菜病虫害类型有所差异,要针对性做好防治工作,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措施,对症下药。在苗前做好闷棚处理,保证棚内温度高于60℃,杀灭虫卵病菌,使蔬菜染病的概率下降。还要做好杂草清理工作,将老叶、病叶摘除带走,以免杂草抢夺植株养分,保证蔬菜健康生长。
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手段。生物防治方法具有环保性,能够保证蔬菜绿色无污染。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病虫害天敌,符合绿色种植理念。对于大棚蔬菜常见的害虫,可以在大棚内投放害虫天敌,应用食物链的生物学原理,减少大棚内的害虫数量,而且不会对蔬菜生长造成威胁。投放的害虫天敌能够捕食害虫,对害虫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常见的大棚害虫有白粉虱、菜青虫、棉铃虫等,可以投放七星瓢虫、赤眼蜂、青蛙等,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好生物引入量,保证大棚内的害虫和天敌数量均衡,形成稳定的食物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