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树烂皮病
图1 杨树烂皮病
烂皮病的主要特征为枯干、枯枝、烂皮,主要危害主干和大枝。杨树烂皮病的病菌主要侵害树势衰弱、生长不良的树木,特别是受到机械损伤、在土层贫瘠、低洼积水地段的树木,将会进一步增加烂皮病的发生概率。若林间温度超过7℃,杨树植株将会直接发病;若林间温度超过28℃,烂皮病的病斑就会停止繁殖。而在秋季时,气温的降低利于烂皮病快速传播和蔓延,但由于树汁的流动速率较缓慢,也会减轻一定的影响,6~8年生的小叶杨发生情况就较为明显。杨树烂皮病的发生与树势生长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生长势较弱的杨树发病概率也会增加;在春季干旱少雨的气候会对地下水位产生影响,在树木失水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将会增加杨树烂皮病的发生概率。与此同时,若林区内长期种植单一树种,也会增加病原菌的数量,进而增加杨树的患病风险。在防治杨树烂皮病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第一,在杨树处于休眠阶段时,在树干1.5m以下部位采取涂白的方式,以达到预防冻害的效果;第二,在早春树液流动之前以及发病初期阶段,对患病部位涂抹50%浓度的多菌灵兑水10kg,或者是喷洒70%浓度的甲基托布津兑水20kg。第三,强化苗木检疫工作,一旦发现患病苗木必须及时采取销毁处理;第四,选取抗病能力较强的树种,加强林区内部的管理水平,以促进杨树抗病能力的提升。
2杨树溃疡病
图2 杨树溃疡病
溃疡病主要危害小枝部位和粗枝部位,病菌通过皮孔侵染,病斑部位流出没有气味、颜色的液体,发病之后没有明显的发病症状,病变部位在破裂之后才会流出液体。针对杨树溃疡病来说,选择排水条件较差、低洼的地方就可以提高发生的概率,而低温冻害、雨水过多则容易出现更加严重的杨树溃疡病。除此以外,溃疡病的发生和林木种类有着直接的关联,发生概率最大的林木是3~6年生的小叶杨。首先,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树种,并根据丰县的土壤条件、气候特征来选取适合当地生长发育的杨树品种。其次,在杨树停止生长之后,对杨树喷洒石硫合剂,或者是75%浓度的甲基托布津兑水20kg,或者是50%浓度的多菌灵兑水10kg。使用锋利刀具将患病部位刮除,并涂抹1~2次的药剂,同样可以收获到较为良好的防治效果。最后,强化抚育管理,做好整枝与修枝工作,对枯枝落叶及时清理,以此来强化树木自身的抗病能力。
3杨树叶锈病
图3 杨树叶锈病
杨树叶锈病主要对幼树的叶片和幼苗造成危害,一旦发病不但会对树木生长造成危害,还会导致树势生长缓慢,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死亡的现象。在发病的初期阶段时,幼树叶片背部会产生淡绿色斑点,逐步扩散为黄褐色病斑,病斑破裂后会散发出黄粉,进而导致叶片变黄、脱落。叶锈病菌以孢子形式越冬,在湿度条件和空气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将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若林区内杨树种植密度过高,或者是在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将会增加患病的概率。在发病的初期阶段时,只有零星叶片会出现明显的病斑,这也是杨树叶锈病防治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在防治杨树叶锈病方面,应做好林内管理工作,避免苗木出现徒长的现象,及时清理患病的叶片并集中销毁,减少林区内的病原菌数量。在发病之前喷洒波尔多液或者是石硫合剂,以起到保护作用。但是遇到降雨天气时会对药物喷洒的效果产生影响,所以需要在雨后再次喷洒,连续喷洒2~3次。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树种,对种植密度和植株行距进行合理的控制。
4食叶类害虫
图4 食叶类害虫
一是杨扇舟蛾,此类害虫每年发生5~6代,1~2龄幼虫的群体性特征明显,主要集中于叶片部分,在3龄之后会在夜间取食,危害最为严重的时间段为每年的6~7月份。二是杨小舟蛾,每年发生5~6代,在危害的初期阶段时会吸食叶片表面,在每年6~8月份以及高温多雨的季节时是发生最严重的阶段。三是杨尺蠖,幼虫发育速度较快,危害期短,成虫多在下午和晚上羽化出土,具有一定的趋光性特征,主要趋食花蕾、幼芽,成虫则会取食叶片。
针对食叶类有害生物的防控而言,可采用物理控制、化学防治、生态防治和营林控制的组合方法。首先,营林防治,通过营建针阔混交林,做好森林中的卫生净化措施,以降低有害生物的数量。其次,生物防治,通过释放赤眼蜂、招引益鸟的方法进行预防,利用自然生物来减少虫口数量,同时还能够降低虫害的蔓延速度。再次,物理防治,通过悬挂黑光灯、人工消除虫卵的方式来杀灭成虫。最后,在清晨或傍晚时,采用飞机喷雾的方式,每亩喷施375mL浓度为25%的灭幼脲兑水200kg,或者是375mL浓度为3%的溴氰菊酯兑水50kg,以此来提升防治的效果。
5蛀干类害虫
图5 蛀干类害虫
一是云斑天牛,以幼虫蛀食对杨树产生危害,主要生活于林间,在树干下方30cm处会产生多个孔洞。二是桑天牛,通过在枝条上产卵逐步向下方造成危害,排泄孔排列整齐,严重时会导致杨树出现风折的现象,产卵期为每年的6~7月。在防治蛀干类害虫方面,由于云斑天牛会严重危害到树干基部,尤其是在树干下方30cm处的位置,所以在防治的过程中需要先清理干净排泄物,并准确地找到云斑天牛的蛀孔,在蛀孔中插入药签,最后用泥土封闭蛀孔即可。通常情况下,每个蛀孔可以使用1~3支药签,在1d之后可以有效杀灭成虫。桑天牛主要对树干上部分造成危害,所以在插入药签之后不需要封闭泥土。与此同时,通过释放花绒寄甲的方式可以杀灭云斑天牛和桑天牛的幼虫,最佳释放时间为每年的4~9月份,将花绒寄甲虫卵或者是成虫,在云斑天牛和桑天牛的排泄孔附近释放,以提升蛀干类害虫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