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种子世界编辑部官方网站!
种子世界编辑部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ests and diseases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 您的位置: 首页 > 病虫害防治
桉树病虫害防治策略
2024-07-22编辑:作者:陆锋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1常见病虫害

桉树人工林常见病虫害包括青枯病、焦枯病、叶枯病、灰霉病、白蚁、尺蠖等。青枯病属于细菌性病害,主要威胁桉树的输导组织,病区可见黑褐色、水渍状病变,导致桉树营养输送能力下降、萎缩死亡,每年夏秋季节为高发时节。焦枯病以桉树树叶为主要危害对象,可导致桉树大量落叶,有可能导致桉树死亡,属于真菌性病害中的一种,幼树发病率较高,多见于夏秋降水较多季节。叶枯病也以桉树树叶为危害对象,其典型症状为叶片枯黄,无法有效进行光合作用,存在一定的致死可能性。灰霉病多见于桉树幼苗期,四季均可发生,但低温多雨时节时的发生率更高,一般与通风不畅、过度密植有关。白蚁为常见的桉树人工林害虫,该类害虫蛀蚀桉树枝干,研究表明白蚁可以在1、2天内将桉林内的林木蛀蚀70%以上,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白蚁繁殖能力强,可以长期产生破坏。尺蠖也称量步虫、躬背虫,主要危害桉树树叶,多见于夏季,在未能得到妥善控制的情况下会导致桉树树叶被完全啃食,进而引发桉树死亡问题。

2防治技术方法

2.1基本思路

桉树人工林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思路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预防性措施在各地均为桉树人工林工作的关键,主要强调结合本地桉林病害、虫害的发生特点以及共性管控经验,确定具有一定针对性和通适性的防控方法,如重视营林管理、加强通风等。在此基础上,如果已经出现病害、虫害,也应及时应用药物进行控制,避免大范围发病。一些生物性手段在广西各地也已投入使用,取得了一定成效,可以与其他方法联用,提升桉树人工林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2.2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其特点在于具有广泛的通适性,各地均可在相同技术标准下应用化学方法控制病虫害,降低其发生率。如桉树白蚁,其化学防治的方法比较多样,在桉树幼苗期,可以使用辛硫磷、特丁磷进行幼苗浸泡,当日浸泡后立即组织种植,浸泡时间不宜少于30分钟,可以预防白蚁危害桉树幼苗。白蚁发生后,可使用药物对其诱杀、毒杀。取适量福美双、杀虫双,按照1∶1的比例混合,并混入少量红糖,置入人工林各处,可引诱、毒杀白蚁,也可以根据白蚁的活动规律寻找蚁穴,使用0.2%克蚁星,以1∶1000的比例加水稀释,直接毒杀白蚁。对于尚不确定是否被侵害的桉树,可做灌根处理,移栽后取吡虫啉(浓度10%)、辛硫磷(浓度40%或50%),分别加入清水制备成1000倍液、2000倍液,对桉树树苗进行灌根,该方法也可预防白蚁侵袭。以保护桉树树苗为目标,可以取丙硫克百威颗粒剂,将其埋入桉树幼苗根系部位,较小幼苗用3g,较大幼苗用4~5g,于雨前使用。

2.3管理防治

管理防治是指以管理技术和手段降低桉树人工林病虫害发生率,或在病虫害发生后降低其破坏程度。以青枯病为例,该病害可危害多种植物,包括桉树在内,因此在造林前应做好林地的使用分析,了解其此前种植过的植物类别,种植过花生、茄子、木麻黄、桑树、木棉、番茄、烟草等作物的区域不能种植桉树。如果不能确定林区此前种植的作物类别,可以采用火烧的方式进行基壤处理,基肥应用方面,应保证其充分腐熟,或以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等进行处理,减少肥料中的细菌含量,避免青枯病的发生。造林前还应分析本地情况,选取耐病害能力较强的桉树品种,对于已经发病的林区,应及时修剪树冠,提升通风能力。同时加强林区排水管理,将病虫害问题比较严重的树木、枝干伐除并集中焚烧,避免病虫害进一步蔓延。

2.4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进行桉树人工林病虫害的控制,主要针对尺蠖等有害虫类。广西各地可以通过引入天敌的方式控制尺蠖虫口规模,降低其破坏性,尺蠖天敌包括螳螂、蜻蜓、鸟类以及蛙类等。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林区规模投放适量的天敌,如螳螂,每亩桉林可规划为10~12个小网格,每个网格内投放一个昆虫站,各昆虫站投放20~30只螳螂,可以有效预防尺蠖大面积成灾。此外,也可以利用寄生类昆虫进行尺蠖虫口控制,如寄生蜂类、寄生蝇类等。生物防治的优势在于无污染、绿色化水平高,对周边居民、工作人员也不会产生危害,并且能提升桉林生态系统的多元性水平,在广西以及其他地区的桉树人工林管理、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突出。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种子世界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800@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ZZSJBJB.CN 种子世界编辑部